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小说网 www.74xs.org,女政府办主任:官梯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第218章有人性贿赂

    想当教育局长的不仅有伏副局长,还有排在伏副局长后面的高副局长。e3ghk高副局长觉得老局长到了退居到了退居二线的年龄,他一旦下来,这一次局长的位置是铁板钉钉,非他莫属。

    他的一个无话不谈的朋友a关心地低声问,有多少把握?

    他低声回答,百分之九十九。高副局长这样讲,对他的性格来说算是颇有城府了,要是在平时,他非得给自己打一百分不可。这次,毕竟前面还有一个伏副局长,没给自己打百分,吝啬地留出一个百分点让人猜想回味,免得到时真的弄不上让朋友笑话他张狂。

    朋友a撇着嘴说,看你得意的,就那么把握?

    高顾局长说:论业务,无人可以和我相比;论人缘,没人会说我的坏话;论资历,伏副局长当然当局长长了一点,但是他没有我当校长的时间长;论学历,咱是正牌的南进师大毕业,不像他们是什么师专、函授、电大、党校什么的。

    朋友a说,听说要想当官得给领导送礼,少了都不行。

    高副局长说,别听他们胡说八道,咱曹洪亮书记绝对不是那样的人。

    朋友a注意到了,他用了一个“咱”字,好像他和曹洪亮书记关系十分密切,就是一家人一样。

    在朋友眼里,高副局长是个智商和情商都很高,逻辑性很强,观察问题很准,很有深度的人。

    朋友a说,听说想当这个教育局局长的人很多。

    高副局长说,那是,这个教育局在县里也是个大局,管着好几千人呢,谁不想来,但他们都不够条件,或者说都没我的优势。

    朋友a问,没看你有什么优势?

    高副局长说,就一条,我和洪亮书记是校友,他是我的学长,在大学事我们就熟悉,感情厚着呢。

    高副局长说的不错,这是曹书记能提拔想提拔他的重要因素。但还有一个前置条件,就是高副局长的业务能力确实很强。

    曹洪亮书记虽然没和高副局长明确说过这次肯定要提拔他,但同志们都感觉到了,如果是内部产生,这次他肯定有戏。因为,在教育系统曾经有一个特别的经历。

    一次,曹洪亮书记带着教育局一班人到一个苍南镇检查教育工作,在没有告知的情况下突然闯进一个教室听老师讲课。正在上课的老师慌了手脚,特别紧张,也可能是水平本来就太低,把一道代数例题挂在黑板上作不下去了。

    曹书记让他不要着急,可那个老师更加着急,两手都在发抖,话说不出来。

    曹书记看了看身后教育局的随从们,那意思是问他们怎么办?

    教育局的局长、股长和县政府的督学们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

    曹书记问,谁上去,别把这位老师挂在黑板上。

    那是点将,但好半天无人响应,也不知是不会,还是不响应曹书记的点将。

    大伙心里都有数,张局长肯定不行,别看他讲话滔滔不绝,几乎一个成语都没有,更谈不上数理化了。

    据说张局长二十年前当过代课教师,后来到了公社一步一步当了书记。后来就调到县里,就凭代课教师的经历当上了教育局长,一干就是好几年。不用说他肯定是个欠外行,他心里也很清楚自己半斤八两,可嘴上却硬气的很。他在酒桌上问大伙,全世界有培养总统的学校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但是世界上却有一大批总统,成功地统治着自己的国家,首先是有天赋,然后是自学成才。总统是管理国家的,不是导弹的,不是艾滋病的,不是怎样登月、上火星的,告诉你们总统就是管人的。我到教育局来,就是要管好人,要把教育局搞得人合心合神合,全局一盘棋,上下一股劲。他逻辑很严密,观点很独到,不能不让人佩服,但大伙都觉得后来那几句不是在教育局这样的语言环境里应该说的。大伙都认为不妥,但没有敢于评头品足的。

    面对县委书记的点将,张局长急了一头汗。他看旁边的高副局长,意思让他积极响应曹洪亮书记的号召,把这个围解下来。

    高副局长此时坐得比谁都稳当,目不转睛地看着黑板。他不是在那道题,因为那道题对于他来说在简单不过了。不仅对于他简单,曹书记也肯定会做这道题。他在考虑响应不响应曹书记的点将,因为张局长在这,他不好出这个风头。再说了自己考大学之前就在这个学校当老师,和眼前这个老师曾经是同事。他想到讲台上去,又觉得为难人家,更替这个老师焦急。这个老师智商有点问题,说白了比较笨,当年和高副局长同时考的大学,但没考上,又考了两次也没考上,最后考了个中专。

    张局长捅了高副局长,你上去,别让书记看咱们教育局都是草包。

    高副局长就等这就话呢,立刻走上前把这道题解了下来。做完了,又给同学们进行了讲解,然后拍着手上的粉笔面子朝曹书记看了一眼。

    曹书记微笑说,看看我的学弟怎么样?

    大伙都点头表示佩服。

    高副局长当县中的数学教研组长时,在小小的教育界就已经有了点小名气。说名气小,其实也不小,有门路的挖门子盗洞把孩子塞进高老师当班主任的那个班。当年他大学毕业刚回来,还是一个普通教师的时候,主管教学的伏副局长就很欣赏他,不止一次地夸他业务很棒,是全县不可多得的人才。人才就是人才,人才就应该在学校一个萝卜顶一个坑,人才就应该在一线岗位上喝粉笔面子,人才的命运就应该由领导来掌管,所以很多人才一辈子也没走出学校这个大门。谁也不会想到这个没什么背景的高老师日后竟会官运亨通,当上教育局的副局长。

    五年前,市委按照上面的要求公开选拔副科级干部。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以后再没搞过。经过笔试、面试、公示,高副局长过关斩将,一路高歌猛进,喜讯频传。十五天前他还是一个小教书匠,十五天后就堂而皇之地做上了教育局的副局长的位置。事情就是这样一顺百顺,就是这样神奇无比,就是这样不可思议。

    这中间也有小插曲,说小其实也不小,差一点让他翻了船。事情发生在面试最后一项,主考问他为什么这样沉着冷静?他回答,我感觉面前都是我的学生,在课堂上怎样讲就怎样讲。言毕,一片哗然:这小子也太狂妄了,竟然说我们是他的学生。

    当时台上担任主考的是主管干部的曹副书记,就是的曹洪亮。他和高老师并不认识,只是在审查干部档案时知道他是自己的校友。还有组织部的各位部长,人事局长。台下是部委办局的头头们。大伙一致感觉这小子没戏了,因为他太傲慢,竟然没把台上台下的领导和各路精英们放在眼里。

    最后高老师的总分第一,讨论时组织部长说,这个高老师很有才气,但不是党员,我看还是考虑别的候选人吧。

    曹副书记反对,我们的选拔条件里是允许非党参加的,这不是否定他的理由。

    曹副书记这样说了,当然就没人再反对了。曹副书记最后说,那个高老师在面试时说,他的面前都是他的学生。这话听着不太顺耳,但不是问题,记得我们年轻时在公开场合讲话紧张时,老师都是这样辅导我们的:你不要怕,你就把所有人都当成是学生,或者是没有人,那样就能真实发挥出水平了。这其实,那是他当时心情的真实表露,让我们了解了一个干部的真实的内心世界,我看是好事,比那些故作矜持,极力掩饰,套话假话连篇的人强。

    对于公选大家七嘴八舌,肯定的多,也有不赞成的,觉得程序不太科学,有些人一步登天,就像有些歌星,唱两首歌就大红大紫。甭管公选的程序科不科学,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初步体现了民主的精神,绝不是几个人或者一个人说了算。碰上了开明、正直的领导,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大气候,这就是他的运气,这就是他的机会。

    高老师去做副局长了,同事们开始目瞪口呆,然后佩服得五体投地,就说苟富贵,勿相忘,热烈地欢送高老师去赴任。

    运气不是人人都能遇到,也不是人人遇到了都能抓住。有的人拼了力气,连吃奶的劲都使上了,但怎么也抓不住。而有的人有才能,有头脑,有准备,当机会在他头顶掠过时,轻轻伸手一抓就抓住了。高老师由小有名气到名气大振,一下子就在上流社会有了一席之地。

    副局长之间只有个前后顺序,几乎没有大小之分。前几天还是自己的间接部下,转眼间就和自己平起平坐,伏副局长嘴上说祝贺,心里头却酸溜溜的。过去他们没有恩怨,没有敌意和分歧,可从开始,他们不太可能成为手挽手的同志和朋友。不仅他们如此,多少好朋友,多少亲兄弟,就因为在一个锅里搅高勺,久而久之便生出许多龃龉,最后不得不分道扬镳,甚至反目为仇。

    伏副局长心里有危机感,他很清楚,这个比自己小九岁的高副局长不是等闲之辈。人家是南师大毕业,自己是地区师专,就比他矮半截。当年自己能考取地区的师专,并不是自己的真实成绩,还是当县委副书记的老爹找地区领导活动的结果。自己的水平远不及高老师,就业务而言自己没有他胜任。考虑再三,他很知趣,主动和一把手说,让高局长抓业务吧,我管常务,为你们搞好后勤服务。一把手正为分工的事为难,见他这么一说,正好顺坡下驴。

    伏副局长和高副局长说,你年轻,以后工作中要铆劲冲到头里。

    高副局长特聪明,觉得“铆劲”里面有画外音,对伏副局长说,你是老领导,以后啥事还得听你的。

    伏副局长确实是在试探他,同时告诉他,你的前面还有一个我呢,有啥好事别硬往前抢。

    最近,虽然高副局长没和任何人说过我要当局长,但伏副局长敏感地猜到了,他一定很想当局长。因为他过去常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只是最近突然不说了。何况他有个同学在当县委书记呢。

    教育局老局长的年龄早就到了,位置早就空留下了,按理,几个月前就应定下来,可是迟迟没有个结果。这人选让曹洪亮费尽了脑汁。

    就是这个教育局,想去的人太多,要是摆在大街上就得像恶狗扑食,能抢得头破血流。在教育局内部,他认为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教育局的高副局长,再没有能赶上他的。如果他当不上教育局长,那就只能说明我们这些领导都是白痴,都不坚持原则。然而想干的冒出来好几个,而且都有背景,有来头,让他很挠头,所以才一拖再拖。

    除了前面的伏副局长外,(从心里讲,他并没有考虑伏副局长的安排),第一个让他挠头的是主动找上门来,一面谦虚,一面信誓旦旦,强烈要求承担重任,开创教育工作新局面的邱邵鸿。他姐夫是曹书记的前任,是淮州市的人大副主任。

    邱邵鸿是何许人也?他和高副局长年龄差不多,长得相貌堂堂,一表人才。他原是广播局的一个司机,不仅会开车,还会写文章,后来就当了记者。既能开车,又能写两下子,眼下这样的人才稀缺的很。大伙听说他正在学外语,有的说是英语,有的说是俄语,有的说既学英语又学俄语。这个人才后来让县长发现了,十分欣赏,一句话调到办公室当秘书,还给县长,后来的县委毛书记开了两年车。

    当时县长肯定地说他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既是司机,又是常务秘书,一个人干了俩人的活。两年后他当了县政府办公室副主任,成了苍海很有影响的人物。

    对于他的升迁,群众颇有微词,当时舆论都说他当不上,因为他资历太短,就连他整天伺候的县长都劝他不要着急,因为办公室还有好几个干了十几年的老秘书在等着提拔。令大家没想到的是,常委会上竟然顺利通过了,人家就堂而皇之地当上了政府办副主任。

    他有很多朋友,男男女女,整日里来来往往,络绎不绝。据说他有很多买卖,而且干得还不小。开始他怕影响,偷偷摸摸地干,后来不用了。因为县委号召全体机关干部都要下海经商,各个部门都要办企业。这叫“能人经济”、“全民经商”谁发财谁光荣,谁受穷谁狗熊。

    政府办公室也按着县委的精神,像模像样地成立了一个公司。谁当经理呢?想当的很多,都觉得那是个肥缺,既有名又有利,将来肯定有前途。办公室主任很为难,掐着腰迟迟定不下来。晚上邱邵鸿主任家,直截了当地说自己要当经理,临走扔下一个装着三千块钱的大信封。主任推辞了半天,但最后还是收下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