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小说网 www.74xs.org,红楼小婢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惧怕其夫之势。咱们家虽比不得皇亲国戚,到底是一品元帅之家,掌着军中大权,没人敢轻易得罪。再,单是圣人的赐婚,他们便不敢怠慢于你了,你好好地过日子,他们自然知道你的好处。”

    黛玉勉强一笑,不好则声。

    桑母又道:“都烈夫人英灵未泯,能保佑咱们这些女子,故带你来上香。”她并不后悔告诉她这段故事,毕竟不管好坏,她总要面对将来会发生的种种事故。

    离去时,黛玉又给烈夫人上了一炷香。

    雪雁却知桑母把黛玉当成自家女孩儿教养,这些事听着悲惨,却是女孩儿出嫁后最该留心的,日子的好坏总是由自己经营,虽然规矩大如天,但是如果拿捏不好男人的心思,再大的规矩都比不得枕头风,世上不知有多少宠妾灭妻的男人,只是无人追究便不料理罢了。

    晚间入睡后与黛玉起时,黛玉道:“我不是烈夫人,也不会落得她那样的下场。”

    雪雁听了暗暗放心,黛玉虽然外表柔弱,内心敏感,但那是以往,现今的她依然见花落悲伤,见花开欣喜,只是性子却坚韧如竹,经得住风催雨打。

    黛玉忽然道:“你,那个烈夫人的儿子后来如何了?”

    雪雁想了想,答道:“都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为何许多人家都家丑不可外扬?皆因如此。但凡大户人家有什么丑事儿,宁可藏着捂着,也不叫外人知道,以免合族没了颜面,涉及家人。我料想烈夫人一状固然大快人心,但是他们家丢了这样的脸,人人怀疑他们家的品性,此后男子不好娶妇,女儿难以嫁人,族人必然不会善待其子,况且那元帅还活着,不定寻机给他安个罪名,或是弄死,或是除族也未可知。”

    黛玉惊道:“竟有这样狠心的人?”除族之事极为严重,乃是昭告天下此人无族无根,死后不得入祖坟,只能是孤魂野鬼,故黛玉十分惊讶,又觉惶恐。

    雪雁冷笑道:“与阖族的颜面相比,一家人的性命算得了什么?我料想给他安罪名也容易,一句不孝就够了。子告父,大不孝,死路一条,父告子却容易得很呢,就算没有做,别人也认为有,谁不知道那儿子自由母亲抚养长大,母亲一死,自然对父亲怀恨在心。”

    黛玉叹道:“夫妻反目,父子成仇,真真是一言难尽。”

    第二天在车上,桑母听黛玉起,不由得看了雪雁一眼,道:“这丫头倒是伶俐得很,竟然猜得差不离。如她所言,烈夫人之子确实被除了族,罪名不孝,剥夺了继承家业之权,自此携带家眷远走他乡,后来如何,世人便无从得知了。”

    听了这话,黛玉又添了一层烦闷,对人心添了一份寒意。

    桑母见状不再言语,只等到了山海关城楼之下,方笑道:“咱们到了。”

    经过重重检视,众人方进了城,奔往桑家的宅邸。

    这一路雪雁大开眼界,出城进城,进出驿站,皆需路引为凭,更甚者还要查验户籍文书,他们根本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来历不明的人进出。

    及至到了桑家,管家媳妇带领一众仆妇迎了进去,雪雁一看,这府邸并不甚大,统共只有三进,仆从亦不多,眼前四五个人,加上桑母带来的,不过十来个。贾母当初命黛玉带两个嬷嬷和五个大丫鬟又有无数婆子仆从过来,然而桑母只留了雪雁和春纤、淡菊两个,以及两位嬷嬷,婆子都没带来,边关简朴,不需要众多仆从服侍。

    管家媳妇等人磕了头,又拜见黛玉,方向桑母禀告道:“老太爷半个月前就和人约好去打猎,故今日不曾在家,请林姑娘千万别见怪,并不是老太爷故意如此,还今儿亲自打一些野味来,晚上做了席面给林姑娘接风洗尘。”

    黛玉垂手听着,道:“伯父言重了,黛玉何以敢当?”

    桑母笑道:“你伯父就爱这些事情,眼下入秋,正是打猎的好时候,难怪他忍不住了。咱们只管收拾歇息,等晚上再见你伯父罢!”

    桑隆夫妇都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了,并不如何避讳,桑母便将黛玉安置在他们住的后院中厢房内,因道:“地方狭,你暂且同我们住在后院,前面常有将士来往,免得冲撞了。”

    黛玉一一谨记在心,并嘱咐雪雁等人莫要冲撞前院来往的将士。

    桑母失笑道:“你留心便是了,她们倒无妨,出门走动也使得,横竖这里的规矩不如京城里严谨,何况家里仆从少,有时来客甚多,还得这几个丫头帮衬呢!”

    到了这里,雪雁终于能好好地洗个澡了。

    换好衣裳出来,拿着干手巾擦头发,黛玉自然是头一个洗的,雪雁在两位嬷嬷之后,彼时已是傍晚了,她一出来便见两位嬷嬷在和黛玉话。

    黛玉唤了春纤和淡菊去洗澡,又拿了两块干手巾递给雪雁,道:“多擦几遍就干了。”

    雪雁接过来重复擦了几次,绞干头发,又晾了一会儿,干透后便挽着简单的双鬟,她头发生得极好,两边各插一支嵌珠海棠簪子压发,左腕上戴着两个翡翠镯子,衬着葱黄绫绣花夹袄,柳绿软绸百褶裙,亭亭玉立,更显得如同出水芙蓉般淡雅。

    容嬷嬷笑道:“雪雁生得这样好,不知道将来谁家有福。”

    黛玉却道:“我要放她出去呢。”

    容嬷嬷和张嬷嬷一怔,忙问道:“姑娘不打算让雪雁跟着?”

    黛玉摇了摇头,放下手里的书,正色道:“雪雁既这样好,处处为我想,我怎么能不为她想?她跟我锦衣玉食过得再好,终究是个低三下四的丫头,没有自己做主的时候,倒不如出去做个良民,不必担心朝打夕骂。”

    两位嬷嬷看向雪雁,雪雁含笑道:“我早求了老爷的恩典,等姑娘出嫁了,就放了我。”

    闻得是雪雁自请离去,两位嬷嬷顿时肃然起敬。生活于锦绣繁华中,居然甘愿舍弃,这份志气实属难得。在荣国府当过二层主子的丫鬟,宁可一头撞死都不愿意出去,几个月前死了的金钏儿便是如此,她回家几日后,从云里掉到泥里,忍受不了从府里的锦衣玉食到仆役的粗茶淡饭,受不住左邻右舍的奚落刻薄,兼之又对王夫人和宝玉心灰意冷,遂跳井而死。

    听两个嬷嬷提起金钏儿出去后活不下去的缘由,雪雁道:“我既非金钏,又不是打坏了东西,如何就忍受不了外头的粗茶淡饭?锦衣玉食是活,粗茶淡饭亦不是非死不可。”

    雪雁觉得金钏儿不争气,她被撵出去时王夫人叫她老娘来领她,她老娘还能对外人她挑唆宝玉不成?故出去的罪名儿就是打坏了一件东西,王夫人也想护着宝玉的名声。想当初茜雪因为宝玉打碎了一个茶碗被撵出去,不照样嫁人生子活得好好的?人家才叫无辜呢!

    黛玉道:“等她出去,我多多送些东西,饿不着她。”

    雪雁笑道:“不必姑娘给我,单靠平常得的东西就够我过活了。”

    话音刚落,就见桑母走过来道:“什么呢?叫我听听,也跟着你们乐一乐。”

    黛玉忙起身让座,又亲自端茶,笑道:“我们在明儿放雪雁出去后的事儿。”

    桑母闻言一怔,看着雪雁道:“你要放雪雁出去?我原想着雪雁几个丫头个个不错,给你做陪嫁丫头呢,你放了她,是不是再买几个丫头先调、教着?”

    黛玉红着脸道:“还早着呢!”

    桑母正色道:“不早了,不过这一二年的事儿。”

    容嬷嬷不等黛玉开口,便笑道:“那就劳烦老太太给我们姑娘买几个丫头了,须得年纪,模样平凡,心性老实,我和张嬷嬷调、教几年,等姑娘出门子时,挑其中最忠心的给姑娘带过去,岂不是比长年累月陪在身边对姑娘知根知底又有家人势力的强些?”

    桑母道:“怎么外头的反比里头强?”

    容嬷嬷看了黛玉一眼,羞得黛玉早已避到里间去了,方开口道:“里边的虽是心腹,却是心腹才不好,心腹知道姑娘的事情,又有家人相助,略有一异心,谁知能生出多少事情来?倒不如买来的,在府里孤掌难鸣,一身一心皆属姑娘,又不知姑娘前事。我原瞧着这些丫头中只雪雁一人适合,对姑娘忠心,又没有家乡父母,倒不曾想她竟想出去。”

    雪雁在里间听得目瞪口呆,原来还有这许多道理。

    桑母豁然开朗,笑道:“到底是两位嬷嬷,我不知道这许多道理,也是我们武将世家规矩粗糙些,只当陪嫁丫头挑有父母的跟着,父母家人都在娘家把持着,晾她们不敢有异心。”

    容嬷嬷道:“这也使得,多少人家都是如此行事,但是有父母家人的丫头想做什么毕竟容易些,况且他们还管着府里的实事,做主子的难免有几分忌惮。我冷眼瞧着,林老爷当初留给姑娘的几个丫头就是这样预备的。不过我瞧着却并不大适合,她们父母都在外头管事,年纪比姑娘大了好几岁,等姑娘出门子也就该配人了,到时候叫姑娘使唤夫家的丫头不成?谁知道会不会调三窝四?倒不如选几个年纪的好好调、教,能多跟姑娘几年。”

    桑母深觉有理,头笑道:“到时候我就多买几个丫头,交给嬷嬷调、教,等我那重孙女儿出门子的时候,也给她几个跟着。”

    容嬷嬷含笑应了。

    雪雁在里间对黛玉悄声道:“我瞧太太得极是,姑娘千万有个数才好。”

    黛玉低头红脸不语。

    等桑母看过黛玉离去后,雪雁又出来对容嬷嬷笑道:“嬷嬷不但要挑模样平凡的,还得取些村俗的名字,这样才能愈加烘托出咱们姑娘跟仙子似的。”

    容嬷嬷戳了戳她额头,抿嘴笑道:“都姑娘促狭,你也不遑多让!不过,我正有此意。”

    黛玉啐道:“你们就拿着我取笑罢!若为了这个才能显出品性,不要也罢。”

    雪雁自知黛玉之傲,不屑于此,忙笑道:“是,是,是,姑娘得是,我们不要也罢。”

    黛玉拿着手帕子打她一下,自去歇息了。

    到了晚间,只听得一阵杂乱不一的马蹄之声远远传来,瞬息之间便到了宅邸门前,其速度之快,骇人听闻,雪雁赞道:“不知道是何等宝马良驹,如此之快。”

    黛玉亦听到了马蹄声,忙忙地整衣,重新对镜理妆,唯恐失礼,道:“必是表伯父回来了,咱们去表伯母那里去。”

    雪雁和春纤陪着黛玉到了桑母房中,桑母笑道:“正要叫你去。”

    着,携带黛玉出了上房站在台阶下。

    听得一阵笑声,细听十分粗狂苍老,半日方见一位两鬓斑白的老人大步进来,一身戎装,虽是一身风尘却难掩威严之气,桑母带着黛玉过去相迎,嗔道:“即将掌灯了,怎么才回来?”忙回身叫黛玉拜见,道:“这就是伯父。”

    丫鬟送上锦垫,黛玉深深拜下,道:“侄女给表伯父请安。”见到桑隆,黛玉心里却颇是纳闷,瞧着桑隆面色红润,意气风发,还能打猎,行走间虎虎生威,很不像是身上不好的人,何以对京城传递消息自己不好让桑母过来呢?

    桑隆哪里知道黛玉起了疑心,他在边关多年,行事素来粗犷豪放,面对娇滴滴水灵灵的姑娘竟而有几分手足无措,忙道:“好孩子,快起来,快起来,来了这里,就当是自己家一样,不必和我生分。”

    摸了摸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作表礼,顺手摘下腰间佩戴的一柄短刀给黛玉,笑道:“你做的鞋子我穿得极好,没什么好东西给你,这把刀我跟了我多年,给你作个镇宅之物罢。”

    黛玉恭恭敬敬地接了,然后拜谢。

    于她而言,不管桑隆给了什么,她都视若珍宝。

    桑母又是好气又是好笑,却慢了一步,已是阻止不迭,对桑隆道:“你不拘给她什么都好,拿这个给她,叫她去杀人不成?”

    桑隆摆摆手,道:“不过就是一把刀,难道佩刀的人都杀人不成?”

    黛玉笑道:“伯母多虑了,伯父之赐,侄女视之如宝,当收藏在室,岂敢持之行凶?”

    桑母道:“罢了,罢了,你们倒真是一对好伯父好侄女呢!你叫雪雁给你好生收着,千万放好了锁上,仔细割了手,可不许哭!”

    黛玉满口答应,方交给雪雁。

    雪雁低头看着这柄短刀,不过尺许,乌木鞘,金吞口,铜绿斑斓,极有古意,当她将短刀送回房里时,悄悄抽出刀刃,只觉得眼前一道青光激射而出,寒意逼人,竟是一把极锋锐的宝刀,刀刃上有一道血痕,隐隐有一股血腥之气。

    雪雁盯着宝刀看了好几眼,脸上隐约带兴奋的红晕,她头一回见到刀呢!

    来了这么多年,菜刀见过无数,贾兰的弓箭也见过,可是正经的刀剑却一件没见,当然,宝玉的怡红院里挂有琴剑,不过是摆设,没有兵器的锐利。

    雪雁恋恋不舍地把宝刀放进柜子里,然后锁上,回到前面服侍,只听桑隆正跟桑母道:“就这么定了,叫厨房收拾了今儿打来的野味,你带玉儿在后面吃,我去前头。”

    桑母道:“你手下那帮子早不来晚不来,偏偏今儿来,叫你和侄女吃一顿饭都不成。”

    桑隆笑道:“今儿深入燕山百十里,何况周鸿前几日归来,武功本事更进一步,深入山林,打了一头猛虎,他们兴过了头,难免热闹一番。”

    桑母奇道:“周鸿不是在西北吗?怎么调回来了?”

    听到他们提起这些事,黛玉和雪雁同时低头,恍若未闻。

    桑隆却毫不在意,道:“去了西北一趟,立下了大功,如今已经升了四品,圣人的意思是叫他在这里再磨练几年,然后调进京城,掌管禁卫军。”

    不等桑母再问,就起身去前面了。

    桑母带着黛玉在后面用饭,黛玉晚间用得少,又累了一路,桑母命她早早歇下。

    待得上了三更,桑母才等到桑隆回房。

    桑隆身上并无酒气,见妻子仍在等候,便道:“你怎么不歇息?等我做什么?”

    桑母起身帮他脱了衣裳,又命人送热水来给他洗脚,方道:“我上了年纪,哪里睡得着。倒是你,好好儿地在玉儿跟前提起周鸿做什么?险些羞得她避让出去。”

    桑隆不置可否,道:“前儿圣人透露了一意思下来,给玉儿指婚。”

    桑母颔首道:“此事京城中已有很多人知道了,只因太过烦扰,我才带玉儿来。”

    桑隆看她一笑,道:“你瞧周鸿如何?”

    桑母一惊,问道:“你周鸿做什么?莫不是要将玉儿指给他?”

    桑隆头,洗完脚,往床上一躺,道:“玉儿终究是我的倍女,又得了如海之托,我怎能不放在心上?自打听你传信圣人要赐婚,我思来想去,不知是何等人家,就立即上了一道折子,圣人总要卖我几分面子,先透露了人选,周鸿便是其中一个。”

    桑母皱眉道:“莫不是还有别的人家不成?”

    桑隆叹气道:“可不是。圣人选了三家,一是荣大学士之长子荣盛,一是南安王世子霍烨,另外一个便是周鸿。荣家枝繁叶茂,荣大学士桃李满天下,朝堂上竟有泰半是他的门生,我想着月盈则亏,水满则溢,圣人岂能不忌讳这样的人家?玉儿嫁过去看似风光却未必好,毕竟人家觉得自家儿子娶公主都使得。南安世子虽好,但是皇家宗室尔虞我诈,玉儿没有父母依靠,如何斗得过那些自浸润于阴私手段里的女子?因此,我跟圣人,看中了周鸿。”

    亏得他历经三朝,眼明心亮,在圣人心中很有几分地位,也能得上话,不然黛玉嫁到这两家中的一家,都没有什么好结果。

    桑母道:“周鸿虽不及荣盛年纪轻轻已经进了翰林院,亦不如南安世子身份贵重,但是他出自书香门第,文武全才,眼下已是四品武官,其父亦是一品大学士,比荣大学士不差,但少了几分锋芒,根基门第倒也配得过玉儿。只是,偏他是从军的。”

    周大学士在朝堂上也是权柄赫赫,和荣大学士差相仿佛。

    桑隆却对周鸿颇有赞赏,道:“就是从军才好,不然哪里轮到咱们玉儿?他们家是书香世家,几辈子子孙都从科第出身,周鸿聪明过人,本来被家中寄予厚望,偏他自有主意,竟投笔从戎,喜坏了我,却气得周大学士叫嚷了好几年。前两年该亲了,他们看重书香门第,想找个这样出身的媳妇,偏文人觉得武官粗野,门当户对的人家虽慕他家门第,又带着一股子清高之气,觉得周鸿玷辱了书香二字,不肯以女匹配,恼得周大学士至今不曾给他定亲,求得了圣意之后,我去信给他,来信周夫人见过玉儿,很是愿意。”

    桑母抚掌笑道:“若是周家愿意那便好了。我们玉儿出身书香世家,品貌一流,又有嫁妆,嫁到他们家不会给他们带来什么烦恼,但凡略聪明些,就只有愿意的。”

    直到此时此刻,黛玉的婚事才令桑母放下了心来。

    周鸿其人,桑母见过,也是看着他长大的,今年十九岁,人品才貌与黛玉十分相配,就是年纪略大了几岁,不过夫君老成些懂得疼媳妇,这样一来,倒比十七岁的荣盛更好些。

    桑隆道:“圣人最怕文臣武将双双联手,偏周大学士是文,周鸿是武,打从一开始周大学士就曾私下跟我过,不能给周鸿定下娘家太过显赫的媳妇,故我才选中了他,本是他们心甘情愿,日后也不会怪玉儿没有娘家依靠。”

    桑母十分赞同,道:“结亲是结好,若是心不甘情不愿,岂不害了玉儿?周家倒好,我心里也觉得愿意,谁不知道周大学士和周夫人伉俪相得,几十年风风雨雨不离不弃。圣人可几时下旨赐婚?要不要先告诉玉儿?”

    桑隆合眼道:“先别声张,等旨意罢,今年没有,便是明年,横竖双方都心照不宣了。”

    桑母笑道:“不知周鸿可知道此事?”

    桑隆立即睁开眼睛,笑道:“他进京述了职以后才来的,能不知道?”

    桑母莞尔不已。

    如桑隆所言,周鸿的确知道了这件婚事,他母亲打听过黛玉的为人品貌极好,堪为良配,他私下也悄悄打探了多时,闻得黛玉才貌俱全,鲜少有人能及,他本人文武双全,总有几分遐思,如何不生倾慕之心?

    偏他离京只落了桑母等人半日,好在他乘马而行,反比他们先到山海关。

    周鸿早知前面是桑母一行人,途中经过第一处驿站时,见到驿站的婆子在车房捡了一块手帕,他料想是桑母中的谁遗落的,便花钱买下,一看其诗,登时想起打探黛玉时,曾听友人在荣国府哥儿扇子上看到几首海棠诗,这首恰是其中之一。

    他心想莫不是黛玉之作?果然风流别致。本是一番猜测,不想停驻第二处驿站时,遇到丫头来找帕子,听到了婆子言语,便知自己所料不错,不由得珍而重之。

    作者有话要:是否有狗血?可是我看古代戏曲神马的,都是各种狗血有木有,真心不想磨灭林妹妹身上的灵气,而且曹公也狗血啊,红遗帕惹相思,宝黛共读西厢记,私赠旧帕子等等。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