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小说网 www.74xs.org,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办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相连的各级政府、银行等利益主体,能否执行中央的调控政策。中国应该正视的问题是,如果不能尽快挤压泡沫,泡沫将成为引发汇率大战的导火索。

    我在趋势研究中发现,中国经济面临着两大时间节点。尤其应该注意2012年和2022年前后,尤其后者,是重要的时间节点,而且,要特别注意美联储的政策。我之前已经强调,通过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美联储的权力扩大了,它对今后国际经济大趋势的影响力,已与过去大不相同。在判断趋势的时候,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

    第五节

    生于泡沫死于泡沫

    泡沫必破

    汇率战依托的重要战场或者载体,就是泡沫。任何一个泡沫严重的经济体,都难逃厄运。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使没有所谓的汇率战,仅仅泡沫所累积的破坏力量,也足以让一个经济体陷入深渊。

    泡沫只是海市蜃楼,“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近年来的经济史告诉我们,泡沫从来都是摧毁一个经济体并掠夺其财富的利器,而泡沫的累积从来都是自己造成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凡是默认泡沫累积放大而不采取行动的国家,几乎都得到了惩罚。如果是外来力量捅破泡沫,又伴随着被狙击被洗劫的结局。

    泡沫从累积到破灭,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累积的财富,将毁于一旦。在耗尽资源、污染了环境之后,中国人不得不痛苦地发现,在经济上,我们又重新回到了当初的那个起点上,而生活环境上,无论是自然环境还是精神环境,都再也回不到那个起点了。因为,在我们毁灭环境、无节制消耗资源的同时,我们也在把自己的家园彻底抛弃!

    泡沫的累积过程,我们都感受到了。

    而泡沫的破灭,则必须借助金融衍生工具才能更剧烈。我在研究中发现了一个非常诡谲的现象:凡是那些泡沫快速累积并破灭导致严重后果的国家,无一不借用了金融衍生品这一杠杆工具。

    2010年4月,我在广东卫视的《财经郎眼》节目中,与郎咸平教授对话时提到:亚洲国家,凡是推出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的国家,都面临着货币超发的大背景——这是一种值得重视的现象,因为,在货币超发的大背景下,政府有通过各种工具(哪怕这种工具有副作用)吸纳超发货币的主观动力。

    在次贷危机、希腊债务危机等一系列事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的CDS(信用违约互换)在中国也已推出。

    “对中国衍生品市场来说,2010年11月5日是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日子,信用违约掉期(CDS)产品破茧而出。中国光大银行作为第一批被批准进行CDS交易的成员,今天将率先与中债增敲定国内第一笔CDS交易。”

    媒体在报道时掩饰不住内心的兴奋和自豪。

    官方的解释是:CDS作为一种信用衍生品,是在两个交易对方之间建立的信用衍生品合同,买方向卖方定期支付保费,如果合同中指定的第三方参照实体在合同有效期内发生信用事件,买方将获得来自卖方的赔付。通过CDS交易,企业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进行套期保值,从而降低企业风险资产的比例;同时,CDS还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投资工具,只要投资者能对参照实体违约概率变化作出准确判断,适时买入或卖出CDS合同,就能从中获益。次贷危机的发生不是CDS的错,而是贪婪的机构投资者仗着CDS这个避险工具而忽略风险、盲目冒险所导致的恶果。

    这话说得一点没错。“次贷危机的发生不是CDS的错”,就好比杀人犯用刀杀人并非“刀”的错误一样,问题是,我们有能力有制度监管好拿刀的人吗?既然在监管严格、法律体系健全、制度完善的美国,贪婪的投机家们都能借用CDS这个避险工具盲目冒险并导致严重恶果,CDS在中国就能够突然从良吗?一些人在很多时候总是莫名其妙地充满无知而狂妄的自以为是的激情,哪怕这种激情的火焰之后就是焚烧自己。因此,我常常如同遇见一个人丢了钱包却欢天喜地地庆祝一般,无法理解这种现象,只能无奈地迷惑不解地看着它重复发生。

    为什么,在中国泡沫累积的时候,华尔街最钟情的融资融券、股指期货、CDS等金融衍生品快速出台?有没有建立预防华尔街狙击的机制?

    这些问题现在不想,将来想什么做什么都晚了。

    因为,中国脆弱的泡沫一旦与金融衍生工具挂钩,累积的速度和破灭的速度,都容易加快。

    中国式泡沫

    中国值得提防的泡沫有多种形态:货币超发泡沫、产能泡沫、房价泡沫、股市泡沫(股市泡沫在这里是指横向泡沫,与股价股指没有关系,是指股市IPO规模和再融资规模不断扩大所造成的泡沫)、科技泡沫、GDP泡沫、教育泡沫、道德泡沫等。

    这些泡沫的累积,是中国潜在的巨大风险。实际上,只要是泡沫且泡沫非常大时,对任何国家都是风险。次贷危机在美国的爆发,即为一例。

    但是,与中国不同,美国人绝对不会采取中国的做法去拯救房地产,而是听任房价下跌,让房子泡沫自我挤压,通过这一痛苦的过程,使房地产市场回归理性和健康。在中国房价经历从2007年年底到2008年年底近一年的调整后,中国即出台了拯救房地产的政策,而美国的房价从2006年年底一直调整到了2011年年初。

    美国全国地产经纪商协会在2011年2月23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经季节性因素调整后,美国1月份成屋销量增长2.7%,折合成年率为536万套。但房价却继续下跌,2011年1月份成屋价格中值跌至2002年4月以来的最低水平158800美元,较2010年同期的164900美元下跌3.7%,也远低于2010年12月份的中值168800美元。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房地产市场正在筑底,不出半年时间,美国房地产市场就重回健康状态。最直接的依据就是美国的库存在下降。截至2011年1月底的成屋库存下降5.1%,至338万套。美国库存空置指标由2010年12月份修正后的8.2个月降至7.6个月。

    而中国已经失去了自我挤压房地产泡沫的良机,所以,才在2010年年底和2011年年初,重新加大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以做修复。

    但泡沫的挤压绝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尤其在错过2008年的天赐良机之后。

    货币支撑泡沫

    货币支撑起来的泡沫,只能从源头上才能解决。

    大卫?休谟认为:“一切东西的价格取决于商品(这里指流通中的商品)与货币(这里指流通中的货币)之间的比例,任何一方的重大变化都能引起同样的结果——价格的起伏。看来这是不言自明的原理。商品增加,价钱就便宜;货币增加,商品就涨价。反之,商品减少或货币减少也都具有相反的倾向。”

    货币超发是物价上涨的原动力,也是泡沫之源,而且,以货币为源头的泡沫,累积速度正在日益加快。比如,1990年,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1.53万亿元,如果年增长17%,就是年增加0.26万亿;而到了2010年年末,M2余额已经达到72.58万亿元,按照官方计划的年增长17%,就是年增加12.34万亿!

    中国的货币泡沫又是两大泡沫所推动的:

    一是房地产泡沫,二是GDP泡沫。

    房价连年上涨,加速了货币的内生。

    依照内生货币的基本理论,房价持续上涨从两个途径导致了中国内生货币的扩张:一是基于房地产抵押信贷需求膨胀引致的商业银行内生货币供给的扩张;二是被房价持续上涨及人民币升值预期所吸引的外汇流入导致央行大量基础货币的被动投放。

    因此,中国货币的超量供给,不仅仅是央行的问题,更是2008年年底4万亿救市计划推出后,加速货币内生的结果。中国接下来将慢慢感受到这种天量投资计划带来的难题。但无论如何,魔瓶已经打开,泡沫的累积是必然的,货币的贬值和物价的上涨同样是无法避免的。

    房价背后的精神迷失

    写到这里,忍不住提到一点题外话。很多人因为买了房子看着房价上涨抑制不住内心的沾沾自喜。

    从经济层面上说,房价上涨内生货币,加剧通货膨胀,老百姓虽然享受了房价上涨带来的快乐——如果房子是自住的,并不能兑现这种虚盈之利,却承受了更沉重的生活压力。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一个共性,房子只要持续上涨,物价尤其粮价一定会跟着上涨。这种情况在中国体现得更明显。因为,随着大面积土地尤其可耕地被用做房地产开发,原本紧张的耕地更为稀缺,这必然影响到粮食的供应。

    但是,在当下的中国,许多人习惯于站在自身利益上去考虑问题,公心被丢弃,有多少人能真正认识到自己面对的困境呢?只要自己住的房子在涨价,哪怕面对着物价上涨的情形,心中依然温暖,因为,有很多没有买房的人比自己更惨。这就是现实中很多人的真实心态。我记得一本书曾经这样评论:中国人喜欢比较,只要能过得比邻居幸福,他就会感到幸福。

    国人精神层面的迷失由此可见一斑。

    生于中国,逝后根据其遗言葬于杭州,曾任美国驻华大使的司徒雷登在其著作《在华五十年》中写道,英国哲学家罗素“把贪婪、怯懦和冷漠列为中国人民的缺点;而与各国人民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恶行和缺点对照起来,我倒要把互相妒忌、猜疑这两点作为最具代表性的中国人的特点”。

    对中国劣根性的这种总结显然令人不舒服,但是,仔细想来,这些不正是在中国人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的丑陋吗?曾任招商局集团董事长和招商银行董事长的秦晓博士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一直是在追求物质层面的“现代化”,而非价值层面的“现代性”——改变高度集权的政经体制,追求自由、理性、个人权利的现代价值观。这一点,或许比经济问题更迫切需要解决。

    房子对人的精神层面的影响在于,把多元化的思想、理想等,空前统一了。在我小的时候,人们的理想多种多样,当科学家的、当飞行员的等,很难列举完整。但问问现在的在校生,有多少人在把拥有一套房子当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GDP泡沫

    中国货币泡沫的另一大推手是GDP泡沫。

    2011年2月14日,日本内阁府发布的数据显示,2010年日本名义GDP为54742亿美元,比中国少4044亿美元,排名全球第三。至此,中国正式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早在几年前,有关中国超过日本的GDP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讨论就已热火朝天。问题是,GDP排名世界第二,就等于经济实力或民众的幸福指数位居第二吗?

    这是一种虚幻的并不存在的荣耀。

    值得一提的是,在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举行的记者会上,他在被问及2010年日本名义GDP被中国赶超问题时回应称:“日本将不会与中国竞争GDP排名,我们搞经济不是为了争排名,而是为了使日本国民过上幸福的生活。”

    2011年2月14日,日本经济财政大臣与谢野馨(中)在新闻发布会结束后离开会场

    2011年2月23日,《南都周刊》刊发的《中国GDP超过日本,幸福追得上GDP吗?》一文,令我共鸣。

    新年伊始,有两件新闻值得人们记取:一是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一是铁道部部长刘志军涉嫌严重违纪,已被免职接受调查。可在我眼里,经济总量的增长,似乎与平民的关系不大,由于生活成本越来越高,公众的幸福感不升反降,至少过节期间的另一则新闻——民间救助乞讨儿童,就让人觉得,虽然政府有钱了,却似乎没钱来做这种本该政府做的事。因此,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云云,就更像是在为另一则负面新闻冲喜。

    刘志军的案情尚不清楚,不好妄言。但根据以往经验,他的落马肯定不是因为民众对铁路交通治理感到不满,而是与权力腐败有关。

    权力如果与市场结合,孽生出的“裙带市场经济”不仅会造成社会的更不平等,而且财富将向少数有权力的人集中,全面侵吞经济改革的成果,使得人们开始怀疑发展经济的目的。

    显而易见,当前的社会矛盾已经不能仅靠发展经济来解决了,因为将来GDP即使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如果腐败横行,贫富悬殊,那也只能是经济越繁荣,社会矛盾越大。

    GDP不代表经济的发展,也不代表社会的进步。美国参议员罗伯特?肯尼迪(美国第35任总统肯尼迪的弟弟),在1968年竞选总统时有过一段精彩发言:“我们的国内生产总值确实惊人,数字接近8000亿。但是,我们能够以此为根据评判整个国家的状况吗?仅有此项业绩就够了吗?况且这个国内生产总值还应算进去空气污染、烟草广告以及战地救护车在血肉横飞的战场上穿梭的费用。还应该记入我们房门上多装数把大锁的费用,以及把砸烂那些锁具的行窃者关进监狱的费用。还要计入惠特曼步枪、斯比克刀具以及泛滥的影视剧目的费用——因为它们炫耀暴力,以求把更多的仿真玩具倾销给我们的孩子。这就是我们所谓的国内生产总值,它既不能保障我们孩子们的健康,也不能保障他们所受教育的质量,甚至不能保障他们无忧无虑的快乐。它与我们工厂设施的严整以及我们住区街巷的安全毫不相关。它不包括诸如能让我们的诗句溢美、能使我们的婚姻坚实、能滋养公民谈吐的睿智以及能确保我们的官员具有磊落风范的要素。它既不能用于衡量智慧和勇气,又不能衡量学养和见识,更无法衡量我们对自己国家的热诚和责任。简而言之,它可以衡量一切,就是不能衡量那种可以让生命高贵,可以传承美国的精髓,可以让我们因自己是美国人而感到骄傲的东西。”

    这代表了西方对GDP这一指标的理性认识。

    为什么西方国家因为GDP增长3%而欢呼雀跃,而我们却要以“保8”为基本底线?恰恰是经济发展未能让民众受益的结果。因为社会保障未能建立和完善,缺乏最基本的缓冲,民众一失业马上面临生存危机。另一方面,财富大量向少数权贵集中,且消耗、浪费严重,加之环境欠债、民生欠债重重,导致民众只能分享一点点残羹冷炙,西方经济增长3%、2%甚至1%,让民众得到的财富已足以享受中产的富足,过上有尊严的生活,而我们的经济增长速度达到8%民众分享到的发展成果还非常有限,低于8%根本无法维持!这才是“保8”的真相,这才是内需不振的根源。显然,“保8”乃是经济结构失衡、错位,财富分配严重不合理共同导致的畸形产物,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可以想见的是,将来恐怕需要“保9”、“保10”才能维持。

    应该认识到,以GDP为核心的发展模式和以GDP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机制,正加速我们这个国家私欲的膨胀、价值观的迷失和道德感、伦理观的沦丧。当金钱、房子等取代传统的一切信仰而成为核心信仰根植于这个民族,它还能好好静下心来反省吗?

    如果不能,那么,我们只能在一次次悲剧中,捂着胸口看着一些人无助地迷失……

    2011年,中国最迫切最重要的工作,当属挤压泡沫(包括各个领域的泡沫),留给中国的时间并不充足,如果2012年前不能有效挤压泡沫,那么,在另外一个大的时间节点——2022年前后,中国将面临更严重的危机和压力。而且,从2011年起,美国和欧洲必然更强硬地逼中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以便于在中国原有的泡沫基础上再添加一把火,为以后更快地捅破泡沫,趁机获取巨额暴利和收购中国优质资产创造条件。如果中国不能有效化解这一难题,建立在货币超发基础上的泡沫将成为横在中国经济面前的一把日益锋利的刀。

    注释

    ①世界平均比重的原油通常按1公吨=7.35桶计算,2010年全年,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39亿吨,折合17.5665亿桶,油价每上涨1美元,中国多支付17.6亿美元。另外补充说明一点,在中国,公吨就是吨,而在英美,1公吨=1000公斤,而1吨=1016公斤(英)或907.2公斤(美)。

    ②恩道尔.石油战争:称霸世界的战略力量,人为制造的石油危机.赵刚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③美媒算计中国燃油:解放军对台攻击撑不过15天.环球时报,2008-1-2

    ④戴旭驳平可夫:我军对台高技术作战不受限.环球时报.http://mil.huanqiu.com/top/2008-01/42409.html,2008-1-3

    ⑤中国内地石油储量仅可采11年.第一财经日报,2010-2-2

    ⑥采收率是衡量油田开发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它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极限内,在现代工艺技术条件下,从油藏中能采出的石油量占石油地质储量的比率数。

    ⑦西部能源开采浪费惊人1吨原油浪费800多公斤.经济参考报,2004-8-2

    ⑧发展改革委:中国汽车市场进入多元化竞争时代.新华社,2010-9-4

    ⑨黄华华:公务车太多太滥广东治堵先拿“公车”开刀.羊城晚报,2011-1-21

    ⑩(美)兹比格纽?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澳大利亚)希拉?纽曼等著.最后的能源危机.龚东风,曹钦琦,项霞译.浙江文艺出版社,2009

    (美)恩道尔.粮食危机.赵刚等译.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9-1

    杨华云.中共党史二卷承认1960年全国总人口减少1000万.新京报,2011-2-21

    炎黄春秋,2009(5)

    世行行长佐利克:粮价已到危险水平.世华财讯,2011-2-16

    全球粮价一年飙升29%食品骚乱恐再现.新华社,2011-2-25

    Chinasdroughtsnearsworstin200years,中国旱情百年不遇,全球粮价压力剧增http://article.yeeyan.org/view/26565/175240,2011-2-25

    转基因水稻安全性遭质疑袁隆平称不能预知危害.国际先驱导报,2010-2-2

    周立.世界粮食危机与粮食国际战略.求是,2010(20)

    指美国ADM、美国邦吉、美国嘉吉、法国路易达孚四家公司,因四家公司占据了国际粮食贸易的80%,因此人们习惯根据其名称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合称其为ABCD。

    危险的种子:外资种业中国突进调查.中国经营报,2010-6-4

    四大跨国粮商疯抢国产大豆品牌消亡殆尽——水稻、小麦、玉米等作物也面临出现粮食安全危机的风险.每日经济新闻,2008-9-5

    商务部昨日宣布开除郭京毅.京华时报,2011-2-17

    转基因水稻安全性遭质疑袁隆平称不能预知危害.国际先驱导报,2010-2-2

    谁动了它们的基因.国际先驱导报,2010-9-21

    农业部就推进转基因技术研究与应用答记者问.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10-3-2

    转基因水稻安全性遭质疑袁隆平称不能预知危害.国际先驱导报,2010-2-2

    (加)莫德?巴洛,托尼?克拉克.水资源战争:向窃取世界水资源的公司宣战.张岳,卢莹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8

    (丹麦)隆伯格主编.全球危机全球解决方案.岳昌君,李永军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无追索权贷款是一种抵押性贷款,即农场主以尚未收获的农产品作抵押,从政府的农产品信贷公司取得贷款。目标价格由生产成本和生产者利润组成。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农场主可按市场价格出售农产品,用现款还本付息。如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农场主可把农产品交给农产品信贷公司,政府按目标价格和市场价格之差给予差额补贴,补贴对象主要是小麦、玉米、棉花及乳制品等主要农产品。

    剪刀差指的是工农业产品交换时,工业品价格高于价值,农产品价格低于价值所出现的差额。因用图标表示呈剪刀张开形态而得名。它表明工农业产品价值的不等量交换。如果价格背离价值的差额越来越大,叫扩大剪刀差;反之,叫缩小剪刀差。

    (韩)崔用植.汇率战争.朴莲顺译.现代出版社,2010

    (日)野口悠纪雄.日本的反省:依赖美国的罪与罚.贾成中,黄金峰译.东方出版社,2010-1-1

    于学军.从渐进到突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货币和信用周期考察.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美)安迪森?维金.美元的坠落.刘寅龙译.广东经济出版社,2006

    测试显示人民币升值3%部分行业利润最高降50%.经济参考报,2010-4-2

    黄山.美财长盖特纳突访中国将会晤王岐山商谈汇率.财新网,2010-4-7

    陈军华.应强制上市公司向投资者分红.上海证券报.2008-5-6

    盛宏清,王媛.中国版CDS今天破茧而出.上海证券报,2010-11-5

    货币供给的内生性是指货币供给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而货币供给的外生性则指货币供给是由经济过程以外的其他因素(如货币当局)所额定制约的外在变量。内生货币供给理论认为,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供给并非是由中央银行完全控制的外生变量,而主要是由商品流通及经济活动所内在决定及制约的内生变量。1959年,英国的《拉德克利夫报告》开始对货币供给内生性进行探讨,此后,卡尔多和温特劳布,美国的后凯恩斯学派,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

    丁晨,屠梅曾.内生货币体系下房价波动对货币供求的冲击.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8(1)

    (美)司徒雷登.在华五十年.常江译.海南出版社,2010

    余芳倩.速览人物——秦晓.中国周刊,2010-10-11

    日本财相称不与中国争GDP排名搞经济不为争排名.环球时报,2011-2-14

    (美)塔伯特.奥巴马经济学——公平的经济前景如何改变贫富差异.夏愉,罗雷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第八章软肋与痛,悲壮迎战!

    政府庞大的投资是中国货币供应量持续增长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根源。只要政府投资拉动经济的政策主导不改变,货币供应的速度就难以真正降下来。

    一旦政府投资过大,对社会投资空间形成挤压,企业家手中的存量资金无处可去,又不愿意坐视其贬值,就会考虑换成房产等实物保值。如此一来,便很容易形成囤积热,导致物价的上涨。而物价的上涨,使得存款利息不足以弥补通胀,又引发更多资金从银行流向各种实物(包括农产品),加剧通胀,形成恶性循环。

    民穷+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缺陷,是中国最显而易见的裂缝。这意味着,中国在面对未来可能发生的危机时,留给自己的解决问题的时间很少,缓冲的余地也非常小。一旦遭受冲击,哪怕其中的某个环节遭受冲击,后果也往往不堪设想。

    由于“全民所有”虚拟而权力贯穿始终,每一个环节都只对前一个环节负责,唯独没有谁对“全民”负责,也就无法形成责、权、利对称的约束激励机制,造成国有资产效益低下。

    人们常说,只有当潮水退去时才知道谁在裸泳,问题是,在潮水还没有退去的时候,民营企业家们已经在裸泳。等到潮水退去,留下来的不仅是尴尬,还将是民族经济的哀伤。何不在潮水退去以前,给民营企业一点呵护,增强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呢?

    事实证明,一个国家,只要中产阶层发展起来,这个国家一定会富强,如果一个国家,中产阶层被摧毁,那么,这个国家一定会走向衰落。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