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小说网 www.74xs.org,铁与犁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这白山黑水之间,在通化这座东北边陲小城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处荒芜的坟墓。在夕阳的余晖中,这座坟墓愈发显得凄凉与孤独。

    这个坟墓的主人王凤阁将军,曾经是一名凶悍的土匪首领,后来却成为视死如归的民族英雄。半个多世纪以后,已经没有多少乡亲和同胞记得王凤阁可歌可泣的故事了。在这片沃土上,他仅仅是无数默默出生、默默死去的抗日烈士中的一名。王凤阁与马占山、杨靖宇、

    李兆麟等烈士一样,是这片土地的优秀儿女。

    “九一八”事变之后,王凤阁在临江县红土崖一带组织民众,打出了“民众抗日自卫队”的大旗,并被乡亲们推选为司令。一九三二年四月,王凤阁出任辽宁民众自卫军第十九路军司令。通化陷落后,他坚持抗日达六年之久。

    一九三七年三月二十七日,王凤阁在大罗圈沟“一四三四”高地与日军决战,弹尽粮绝,重伤被俘。同年四月十五日,王凤阁及其妻、子三人同时被日寇杀害于玉皇山下柳条沟门。当地人传说,当时日军当着王凤阁的面屠杀了他的儿子和妻子,企图威逼他投降。然而,王凤阁一家三口至死都大骂日寇。在一场伟大的民族战争的感召下,一个昔日的土匪也升华为民族英雄。

    “七七”事变之后,西方的观察家们在惊讶于中国人表现出的顽强战斗意志的同时,也预言中国人在这场实力悬殊的厮杀中前景黯淡。

    在一九三七年中日全面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吨位为一百九十万吨,是中国的二十至三十倍。日本作战飞机有两千七百架,而中国仅有六百架。日本一个师的武力装备,在战争之初相当于中国一个师武力装备的三倍;而在战争的中后期,已经相当于中国的八至九倍。

    武装到牙齿的日本军队让欧美列强也不敢轻视,而中国只有一个虚弱的中央政府和数十个各自为政的地方政府,经济结构、组织形态和技术水平都还停留在“前现代”的状态。谁都知道,一个尚未脱离中世纪的国度与一支如狼似虎的现代化军队开战意味着什么。

    日本政客把中国形容为一条大甲吉鱼,为了吃到生鱼片,必须速战速决。然而,中国军队并没有像日军大本营所想象的那样,只能坚持三个月便全面崩溃。

    然而,日本的算盘打错了。日军虽然迅速占领了中国沿海最富庶的地区,但中国并没有崩溃。国民政府虽然损失了百分之九十五的工业,却依然顽强地组织着各种方式的抵抗。日本越是向中国战场加派军队,越是发觉这是一个无底洞。负责宣传工作的日本军官阿部多利吉,这样形容日军在的处境:“双脚陷进无边的沼泽中没有地方可扶靠,欲拔出右脚,左脚又深深地陷进去。再想将左脚拔出时,右脚又再深地陷下去,已经完全无法逃脱了。这就是日本目前的现状,是解决支那事变的实际情况。”日军所到之处没有欢迎和支持,阿部多利吉不得不承认:“在内地可以看到,没有日军的地区生机勃勃,而有日军的地方却死气沉沉。”

    狂妄的日军开始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悲愤和怒吼。这愤怒恰如那喷发的火山、如暴风、如雷霆、如怒涛、如激流。日本军阀们这才发现自己犯了一个多么严重的错误。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在伟大的抗日卫国战争中,无数的英雄和勇士站了出来,用他们的血肉之躯捍卫着民族的生存和尊严。仅仅是中央军校一九二九至一九三三年毕业的两万五千名年轻军官中,就有一万名牺牲在全面战争爆发的前四个月,阵亡的比例高度百分之四十。

    今天,我们既不能忘却敌人的罪恶,也不能忘却自己的英雄。

    在那些曾经浴血奋战的前辈中,有一位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英雄。他的名字叫杨云峰,今年九十五岁,抗战时期他是国民政府二十九军的一名普通士兵。现在,杨云峰家住河南省舞阳县北辛渡大墙后乡。老人早就丧失劳动能力了,膝下无子,也没有老伴,过着艰难的生活,甚至四处讨饭。

    一九三三年一月,日军占领山海关,二月进占热河,三月进犯长城喜峰口。激烈的战斗展开了,守将何基沣旅长下命令说:“用大刀!夜袭!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在长城抗战中,二十九军以惨烈的伤亡换来了赫赫战果:歼灭日寇六千余人,击毙少佐以上军官五十三人,缴获坦克十一辆、装甲车六辆、大炮十一门、机枪三十六架。

    二十九军军需处长过家芳回忆说:“战斗仅三月,我军中、下级指挥人员伤亡较多。在战斗中,营长伤亡,由副营长代;又伤亡,连长代;一日数易,司空见惯。第一线战斗部队无人可代理时,由师、旅、团部人员调任。”杨云峰是幸存者之一,浑身是伤,子弹从左脸颊穿进,使上下槽牙全掉了,耳朵被大炮震聋。

    一九四零年,杨云峰参加了宜昌战役。一九四五年,当部队驻扎河南开封时,他向长官申请回家。他只带了一把二十九军的大刀回去,盘缠没到家就花完了。

    作为二十九军的一名老兵,杨老汉年年都要积攒盘缠来卢沟桥看看,不是为了感怀,而是为了生存。他把当年的战场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

    六十多年前,二十九军官兵有十万人,卫戍北平,威风凛凛,声震八方。卢沟桥事变之后直至抗战胜利,二十九军官兵一直在抗日战争烽火的最前线与日军血战,是抗战中付出牺牲最多的中国部队之一。

    如今,二十九军官兵只剩下不到两个排的人,他们分布在中国大陆、台湾和美国、加拿大等地。老兵杨云峰,就是其中的一员。

    九十五岁的老汉要饭,并不能定义一个人的羞耻,而只能表明命运的坎坷。人们之所以躲避他、厌恶他,因为他是一个穷人、一个老人。如果他是一名将军,人们对他立即就会另眼相看。

    与杨云峰的悲惨遭遇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老兵的生活情况。参加过侵略战争的日本老兵,每月由政府发给十几万日圆的退休金,另外还有天皇发给的五万元的“恩给”他们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医疗条件,生活在一种得到尊重和关怀的社会氛围中。

    如果一个民族记不得那些曾经为她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儿女,那么这个民族就不可能拥有真正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对杨云峰老人的遗忘,是另一种形式的犯罪。

    我们亏欠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

    我们背叛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种信念。

    “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在战争中,谁是勇士,谁是懦夫,无须言语争论。十五年抗战中,国民党军队有一百多名将军光荣捐躯,共产党军队则有二十余位将领献出了生命。一九三八年四月,蒋介石在武汉会战前夕的各部长官会议上要求高级将领“抱定必死的决心,与士兵共患难同生死虽天崩地裂,此志不渝。”这也成为许多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将领们的人生信条。

    在前线牺牲的将军中,生前有上将军衔和死后被追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一共有九位,他们分别是:佟麟阁上将、赵登禹上将、郝梦龄上将、王铭章上将、冯安邦上将、唐淮源上将、饶国华上将、张自忠上将、李家钰上将。

    其中,职务最高的集团军总司令有两人,即:张自忠上将,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一九四零年在湖北南瓜店牺牲;李家钰上将,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一九四四年五月二十一日在河南秦家坡牺牲。

    在这些英雄中,李家钰是最不为人所知的一位。

    李家钰,川军将领,曾任四川陆军第一师师长、四川省边防军总司令等要职。

    一九三七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李家钰立即致电中央请缨抗战,并将其所部编入第二十二集团军,率部赴山西前线。

    一九三八年,日伪军万人向东阳关、长治城进攻。李家钰指挥四十七军凭借山地工事,顽强抵抗,激战三昼夜,将日军击退。一九三九年,因战功晋升为第三十六集团军总司令兼四十七军军长。

    一九四四年四月,日军发起豫中战役,李家钰奉命率第三十六集团军主力参战,担任战区后卫总指挥,阻挡日军西进。五月二十一日,集团军总部在陕西秦家坡高地遭日军伏击,李家钰身中数弹,当即殉国,终年五十二岁。此役,多位中国将星在此陨落,是抗战期间中国将领牺牲最多的战役之一。

    经过浴血奋战,李家钰的子弟兵们夺回将军的遗体,并将其运回老家成都。同年六月二十二日,国民政府追赠李家钰为陆军上将。

    除了这群将星闪烁的将军之外,更多为国捐躯的是普通士兵。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昨天还是一个字都不认识、一次枪都没摸过的农家子弟。他们憨厚、朴实、沉默而坚韧,就像他们脚下那片坚实的土地。正是为了土地和亲人,那一双双习惯拿锄头的手拿起了枪。他们缺少衣食和弹药,缺少医疗和组织,但从不缺少勇气和信心。

    国民革命军第五十二师的女机关枪手唐桂林,因其女扮男装、代兄从军、屡建奇功的动人事迹,被誉为“现代花木兰”

    一九四二年,日军进犯湖南常德。在常德保卫战中,三位师长壮烈牺牲,国民国民军第五十七师遭遇了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伤亡,一万五千名将士中,生还者仅三百人。

    面对强大的日军,中国士兵在残酷的战斗中以他们特有的幽默温良的性格和谦虚诚实的态度给西方观察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忍受了任何国家的士兵都无法忍受的艰苦生活,在疾病、饥饿、寒冷以及敌人先进的武器面前屹立不倒。

    美国历史学家易劳逸评论说,中国与一个在组织、训练、准备上占绝对优势的敌军的战争中,从一九三一年到一九四五年,坚持了整整十五年,与仅仅抵抗德国六个星期便崩溃的法国和一直从美国得到大量援助的英国相比,中国军队的抵抗乃是一个决心和自立的奇迹。

    国民党军队积极地战斗在上海、南京、华北和华中平原,彻底地挫败了日本人速战速决的期望,自己也遭受了可怕的损失。然后,中国军队从沿海撤退,他们转向消耗战略,从而使得日军陷于中国辽阔的国土而不能自拔。这一顽强的抵抗,对于反轴心国的整个同盟国的战争努力,做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在亚洲大陆拖住了大约一百万日军,否则这些部队便会用于太平洋地区对于西方盟国越岛部队的战斗。

    一九四二年一月六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在致国会的国情咨文中指出:“千百万中国人民在漫长的四年半里顶住了轰炸和饥荒,在日本武装和装备占优势的情况下仍然一次又一次地打击了侵略军。”在同年二月二十三日的一次炉边谈话中,罗斯福又说:“我们必须帮助中国进行现在的卓越抵抗和以后必然来到的反攻——因为这是打败日本的一个重要因素。”

    中国与美国的命运息息相关。罗斯福曾经设想过一个可怕的结局:“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败了,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而调往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打下印度——他们可以毫不费力地把这些地方打下来。他们并且可以一直冲向中东,和德国配合起来,举行一个规模进攻,在近东会师,把俄国完全隔离起来,合并埃及,斩断通往地中海的一切交通线”幸运的是,中国没有崩溃,这一悲剧也没有发生。否则,人类的历史也许因此而改写。

    抗战军兴的时候,前线司令官们看到了穿着各种不同制服的军队,也看到了士兵们带来的各种各样的武器准备,将他们的武器装备放在一起就像是举办一场大型的、过时的武器的博览会,这些武器的历史横亘了半个多世纪。

    在淞沪会战中,云集了中国最精锐的军队。张治中上将手下的第八十八师、第八十七师、第三十六师配备有德国的先进武器,他可以指挥坦克手们攻击被赶到海边的日本士兵。而在台儿庄战场上,来自四川的王铭章师长属下的...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