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小说网 www.74xs.org,布衣文侯文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在那个年代,青年人从学校出来走向社会以后,除了当兵、下农村,就是做工人最光荣了。而家庭出身不好的,工人也当不成,只好学点别的,最热门的就是文体两大类,不是想办法成为五大三粗的运动员,就是走搞宣传的琴棋书画一条路了。现在回想起来,这些门类放今天也还挺白领的。

    那个时候,琴棋书画不属于爱好,只是谋生手段,一位初中同学就是领袖像画得有点意思,还没毕业就被一家美术公司看中,去当了学徒,拿起了每月十四元的工资,又是工人又是画家,可羡慕煞一帮小兄弟。

    琴

    琴棋书画中的琴其实是专指发祥于周代的古琴,那是一种外形和筝相似的乐器。那个年代里,我知道的琴只有扬琴、胡琴、手风琴、钢琴等不多的几种琴。这些琴虽然见过,但都没有玩过,平时把玩的只有口琴了。三元钱一把的口琴带给我很多欢乐。一到傍晚吃完饭,院子里就飘来我有些幽怨的口琴声。

    我很羡慕那些有音乐或舞蹈天赋的孩子,他们可以参加宣传队,那里有比较多的琴,还有老师。从小学到中学,宣传队的孩子是最受羡慕的。他们除了有很多琴可以玩以外,以后还可能被军队看中,变成威风得让人掉口水的娃娃兵。过了几年,商店里出现了吉他,这种带有异域风情的琴,让我非常好奇。用几根香烟进行贿赂,我终于听见了几个大男孩错误百出的吉他弹奏,但是,我还是被那漂亮、柔和的声音深深吸引了,幻想自己也会成为一个出色的吉他手。回到家,我就缠着母亲要吉他,平时从不乱给我买东西的母亲竟然答应了我的要求。当那把十几元的三夹板吉他放在面前时,我激动不已。从此,我开始了自己的梦之旅:每晚在房间里练琴到深夜。因为当时会吉他的人很少,没有人教,我就开始自学,一个多月下来,看着手抄的弹奏方法,我竟然学会了基本和弦,手指尖也练出了厚厚的老茧。由于吉他不合适弹奏革命歌曲,我又到处抄 “黄歌”实际上,这些“黄色歌曲”就是东欧和俄罗斯的民歌。也就那个时候,我学会了很多民歌。

    以后的日子里,由于弹奏一直没有很大起色,加上生活日渐琐碎,也就渐渐不再弹琴,这个音乐之梦断断续续做了很多年,琴也束之高阁了,后来送了人。

    以后为了培养女儿音乐细胞,家里买了电子琴,结果女儿没学成,我自己把那琴拨弄得滚瓜烂熟。可不知怎么的,总觉得那不是琴,和自己少年的梦无关。

    棋

    文革刚开始的时候,也禁过象棋,说是典型的帝王将相。围棋倒没什么话,反正是黑白两色,扣不起来帽子。在我们这帮半大不小的孩子中间,军棋盛行一时。虽然当时已经没有军衔,但军长比旅长大我们是知道的。每当几个孩子在一起,就摆开阵子了。

    后来大门外的路旁,不知什么时候支起了一个摊子,木头门板上画了几个棋盘。围起了楚河汉界。每天几个光脊梁的老爷子就在那里摆起象棋场子。外面路过的陌生人也可以杀一场,不过要交一毛钱。我们一帮半大不小的小子放学路过都要瞅一眼,慢慢也就会了。时不时还插嘴评棋,经常被老爷子们“小炮子子”臭骂一顿。说是:观棋不语真君子。

    打听到一位邻居家有一副上好的象棋,我就千方百计和他家的一个男孩交了朋友,三天两头往他家跑,去了就摆谱下棋。有一段时间,几乎每晚吃完饭就去他家,象准时上班一样,不到十一二点不回家。

    真是臭棋篓子,刚开始老是输,下十盘能和一盘就不错了,下得很没有自信。一段时间以后,终于小有所成,胜负差不多了。我就开始四处挑战。这个朋友得哥哥出场了,我又开始恶性循环,不断输啊输啊。直到开始和棋,再开始偶尔赢一回。再慢慢越赢越多。就这样,我竟然用了快一年的时间迷象棋。以后又学会了围棋、国际象棋等等,但都没有象棋那么使我入迷。

    上了大学以后,许多同学精通象棋,说起来一套一套,什么打谱,什么炮二平五,说得我一愣一愣,听不懂。但真正到盘上干起来,却并没有那么神奇。该输还是输。于是我懂了,其实不会五线谱也一样唱歌。直到今天,我还是看不懂棋谱。

    随着对棋势的理解,我终于发现:人性真如棋,世事亦如棋。看那双车挂下,似乎志在他方,谁知车头一转,双鬼拍门,成绝杀。马似并无杀性,温和飘逸,但飘摇至田字角,犹如蛛网,锁控敌将所有出路,必成死局。仔细观棋可见:楚河汉界遍地陷阱,小方格中处处杀机。迷棋若过,以棋势度世事,必争强好胜,行为极端,于是,以后不再多玩棋。

    但回想那些年,生活的单调枯燥,只有这象棋带给了我很多的欢乐。那种感觉,现在的年轻人不会再有了,如今玩棋的青年也不多了。

    书

    自小好看书。

    到了文革,什么书都看不见了,都是反动的,或者是资产阶级的。平时实在没有书看,就去手破烂的那里找抄家的旧书,花几毛钱买回一本没头没尾的书,几个爱看书的小伙伴轮着看,看到最后也不知道名字。

    我们知道附近的图书馆早就被查封,而且没有人看管。几个在一起玩的小伙伴胆大包天,乘月黑风高天,竟逾墙进入图书馆,扛出来几麻袋世界名著。

    从此,看书成了我晚上的全部娱乐活动,几个月里,生吞活剥,硬是看完了这几麻袋的世界名著,仅是读书笔记就记了几大本。到了上大学,反而在图书馆找不到什么古典世界名著看了,傅雷翻译的巴尔扎克竟被看完了。

    书看多了,人也变得复杂,看人多疑惑。对那些在文革中不顾廉耻的家伙,已经不再愤怒,而是多了许多不屑。人变得冷漠,和朋友的距离也渐远。

    当时没有什么娱乐活动,除了看球赛,就是看书。小说看完了,就看乱七八糟的专业书,一本文革时期出的读报手册几乎被翻烂。就连中医书、线装本的本草纲目也读来津津有味;一本植物学著作也看了几天,以至于今天还知道许多莫名其妙的植物名称。一个朋友的朋友...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