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骑士小说网 www.74xs.org,古籍序跋集无错无删减全文免费阅读!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1〕

    古镜记见太平广记卷二百三十,改题王度,〔2〕注云:出异闻集〔3〕。太平御览(九百十二)引其程雄家婢一事〔4〕,作隋王度古镜记,盖缘所记皆隋时事而误。文苑英华(七百三十七)顾况戴氏广异记序〔5〕云“国朝燕公梁四公记,唐临冥报记,王度古镜记,孔慎言神怪志,赵自勘定命录,至如李庾成张孝举之徒,互相传说。”则度实已入唐,故当为唐人。惟唐书及新唐书皆无度名。其事迹之可藉本文考见者,如下:

    大业七年五月,自御史罢归河东;六月,归长安。八年四月,在台;冬,兼著作郎,奉诏撰国史。九年秋,出兼芮城令;冬,以御史带芮城令,持节河北道,开仓赈给陕东。十年,弟勣自六丞弃官归,复出游。十三年六月,勣归长安。

    由隋入唐者有王绩〔6〕,绛州龙门人,新唐书(一九六)隐逸传云:“大业中,举孝悌廉洁,不乐在朝,求为六合丞。以嗜酒不任事,时天下亦乱,因劾,遂解去。叹曰:

    ‘罗网在天下,吾且安之!’乃还乡里。初,兄凝为隋著作郎,撰隋书,未成,死。绩续余功,亦不能成。”则新唐书之绩及凝,即此文之勣及度,或度一名凝,或唐书字误,未能详也。唐书(一九二)亦有绩传,云:“贞观十八年卒。”时度已先殁,然不知在何年。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十四)类书类有古镜记一卷,云:“右未详撰人,纂古镜故事。”或即此。御览所引一节,文字小有不同。如“为下邽陈思恭义女”下有“思恭妻郑氏”五字“遂将鹦鹉”之“将”作“劫”皆较广记为胜。

    补江总白猿传〔7〕据明长洲顾氏文房小说〔8〕覆刊宋本录,校以太平广记四百四十四所引改正数字。广记题曰欧阳纥〔9〕,注云:出续江氏传,是亦据宋初单行本也。

    此传在唐宋时盖颇流行,故史志屡尽著录:

    新唐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郡斋读书志史部传记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右不详何人撰。述梁大同末欧阳纥妻为猿所窃,后生子询。崇文目以为唐人恶询者为之。

    直斋书录解题子部小说家类:补江总白猿传一卷。无名氏。欧阳纥者,询之父也。询貌猕猿,盖常与长孙无忌互相嘲谑矣。此传遂因其嘲广之,以实其事。托言江总,必无名子所为也。

    宋史艺文志子部小说类:集补江总白猿传一卷。

    长孙无忌嘲欧阳询〔10〕事,见刘餗隋唐嘉话(中)〔11〕。其诗云:“耸成山字,埋肩不出头。谁家麟阁上,画此一猕猴!”

    盖询耸肩缩颈,状类猕猴。而老窃人妇生子,本旧来传说。

    汉焦延寿易林(坤之剥)〔12〕已云:“南山大,盗我媚妾。”

    晋似张华作博物志,说之甚详(见卷三异兽)〔13〕。唐人或妒询名重,遂牵合以成此传。其曰“补江总”者,谓总为欧阳纥之友,又尝留养询,具知其本末,而未为作传,因补之也。

    离魂记〔14〕见广记三百五十八,原题王宙,注云出离魂记,即据以改题。“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句下,原有“事出陈玄髆离魂记云”九字,当是羡文,今删。玄髆,大历时人,余未知其审。

    枕中记〔15〕今所传有两本,一在广记八十二,题作(吕翁,注云出异闻集;一见于文苑英华八百三十三,篇名撰人名毕具。而唐人说苍竟改称李泌〔16〕作,莫喻其故也。沈既济,苏州吴人(元和姓纂云吴兴武康人),〔17〕经学该博,以杨炎〔18〕荐,召拜左拾遗史馆修撰。贞元时,炎得罪,既济亦贬处州司户参军。后入朝,位礼部员外郎,卒。

    撰建中实录〔19〕十卷,人称其能。新唐书(百三十二)有传。既济为史家,笔殊简质,又多规诲,故当时虽薄传奇文者,仍极推许。如李肇,即拟以庄生寓言,与韩愈之毛颖传并举(国史补下)〔20〕。文苑英华不收传奇文,而独录此篇及陈鸿长恨传〔21〕,殆亦以意主箴规,足为世戒矣。

    在梦寐中忽历一世,亦本旧传。晋干宝搜神记〔22〕中即有相类之事。云“焦湖庙有一玉枕,枕有小坼。时单父县人杨林为贾客,至庙祈求。庙巫谓曰:君欲好婚否?林曰:幸甚。巫即遣林近枕边,因入坼中。遂见朱楼琼室,有赵太尉在其中。即嫁女与林,生六子,皆为秘书郎。历数十年,并无思归之志。忽如梦觉,犹在枕旁,林怆然久之。”(见宋乐史〔23〕太平寰宇记百二十六引。现行本搜神记乃后人钞合,失收此条。)盖即枕中记所本。明汤显祖又本枕中记以作邯郸记传奇〔24〕,其事遂大显于世。原文吕翁无名,邯郸记实以吕洞宾〔25〕,殊误。洞宾以开成年下第入山,在开元后,不应先已得神仙术,且称翁也。然宋时固已溷为一谈,吴曾能改斋漫录〔26〕,赵与岩宾退录〔27〕皆尝辨之。明胡应麟亦有考正,见少室山房笔丛中之玉壶遐览〔28〕。

    太平广记所收唐人传奇文,多本异闻集。其书十卷,唐末屯田员外郎陈翰撰,见新唐书艺文志,今已不传。据郡斋读书志(十三)云“以传记所载唐朝奇怪事,类为一书”及见收于广记者察之,则为撰集前人旧文而成。然照以他书所引,乃同是一文,而字句又颇有违异。

    或所据乃别本,或翰所改定,未能详也。此集之枕中记,即据文苑英华录,与广记之采自异闻集者多不同。尤甚者如首七句广记作“开元十九年,道者吕翁经邯郸道上,邱舍中设榻,施担囊而坐。”“主人方蒸黍”作“主人蒸黄粱为馔”后来凡言“黄粱梦”者,皆本广记也。

    此外尚多,今不悉举。

    任氏传〔29〕见广记四百五十二,题曰任氏,不著所出,盖尝单行。“天宝九年”上原有“唐”字。案广记取前代书,凡年号上著国号者,大抵编录时所加,非本有,今删。他篇皆仿此。

    右第一分

    〔1〕本篇写于一九二七年八月二十二日至二十四日,最初印入一九二八年二月上海北新书局出版的唐宋传奇集下册。

    唐宋传奇集,鲁迅编选,共八卷,收唐、宋两代传奇小说四十五篇,书末为稗边小缀一卷。于一九二七年十二月、一九二八年二月由北新书局分上、下二册出版。一九三四年五月合为一册,由上海联华书局再版。后收入一九三八年版鲁迅全集第十卷。

    〔2〕古镜记传奇篇名,隋末唐初王度作。记古镜的灵异故事。王度,唐代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原籍太原(今属山西)。

    参看中国小说史略第八篇。

    〔3〕异闻集传奇笔记集,十卷,唐代陈翰编。已佚。

    〔4〕程雄家婢一事指古镜记所述程雄家婢女鹦鹉原系千岁老狐,被宝镜所照,现形而死等情节。

    〔5〕文苑英华诗文总集,宋太宗时李昉等奉命编集,辑集梁末至唐代诗文,共一千卷。顾况(727—815),字逋翁,苏州海盐(今属浙江)人,中唐诗人。著有华阳集。戴氏广异记,笔记集,二十卷,唐代戴君孚著,已佚。按此下引文中的“国朝燕公梁四公记”文苑英华原作“国朝燕梁四公传”

    〔6〕王绩(585—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人,初唐诗人。隋末官秘书省正字,唐初待诏门下省,后弃官回乡。著有东皋子集。

    〔7〕补江总白猿传传奇篇名,作者不详。写欧阳纥之妻被白猿所掠,后生子貌似猿猴的故事。江总(519—594),字总持,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人,南朝陈官至尚书令。有江令君集。

    〔8〕顾氏文房小说顾氏,即顾元庆,明代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室名“阳山顾氏文房”所编文房小说为笔记小说丛书,共四十种,五十卷。多据宋版翻刻。

    〔9〕欧阳纥字奉圣,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南朝陈时官广州刺史,因谋反被杀。

    〔10〕长孙无忌(?—659)字辅机,洛阳(今属河南)人,唐太宗长孙皇后之兄。官至尚书右仆射。欧阳询(557—641),字信本,欧阳纥之子,唐代书法家。曾官太子率更令。欧阳纥被诛后,他为纥旧友江总收养成人。

    〔11〕刘餗字鼎卿,唐代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玄宗时官集贤殿学士。著有国朝传记等书,皆佚。隋唐嘉话为后人所辑,共三卷,多记隋唐时人物故事。

    〔12〕焦延寿字赣(一说名赣),梁(治今河南商丘)人,汉代易学家。昭帝时官小黄令。易林,一说崔篆著,利用易经进行占卦,每卦的系词都用四言韵语写成。坤之剥,易林卷一中的卦名,系词全文为:“南山大,盗我媚妾。怯不敢逐,退然独宿。”

    〔13〕张华(232—300)字茂先,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文学家,官至司空。博物志,笔记集,旧题张华著。记述神怪奇物、异闻杂事。原书已佚,今本十卷,为后人所辑。该书异兽篇有蜀中高山产“猴”喜掠妇女,生子与常人无异的记载。

    〔14〕离魂记传奇篇名,唐代陈玄髆作。写张倩娘热恋王宙,为父所阻,因而魂离躯体,与王结为夫妇的故事。

    〔15〕枕中记传奇篇名,唐代沈既济作。写卢生于邯郸邸舍遇道士吕翁,吕授以瓷枕,鼾然入梦,及至醒来,邸舍主人蒸黍未熟,而他在梦中已历尽荣华、几经挫折的故事。

    〔16〕唐人说荟小说笔记丛书,旧有明代桃源居士辑本,凡一四四种;清代陈世熙(莲塘居士)又从说郛等书辑出二十种补入,合为一六四种,内多删节和谬误。坊刻本或改名唐代丛书。李泌(722—789),字长源,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人。官至宰相,封邺侯。

    〔17〕沈既济(约750—约800)苏州吴(今江苏苏州)人,唐代文学家。按吴兴,唐郡名,治今浙江湖州。武康,旧县名,今属浙江德清。

    〔18〕杨炎(727—781)字公南,凤翔天兴(今陕西凤翔)人,唐德宗时官至尚书左仆射。后获罪谪崖州。按下文称“贞元时,炎得罪”贞元当系建中之误。旧唐书杨炎传:“建中二年十月,诏曰,尚书左仆射杨炎不思竭诚,敢为奸蠹,俾从远谪,以肃具僚。”

    建中(780—783),贞元(785—804),皆为唐德宗年号,〔19〕建中实录记载唐德宗建中年间大事的史书,十卷。止于建中二年(781)十二月沈既济罢史官时。

    〔20〕李肇唐宪宗元和年间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他在所著国史补中说:“沈既济撰枕中记,庄生寓言之类。韩愈撰毛颖传,其文尤高,不下史迁。二篇真良史才也。”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孟县)人,唐代文学家,官至吏部侍郎。毛颖传是他所写的一篇寓言,毛颖是文中毛笔的托名。国史补,三卷,记唐玄宗开元至穆宗长庆年间事。

    〔21〕陈鸿长恨传参看本篇第三分。

    〔22〕干宝字令升,东晋新蔡(今属河南)人,官著作郎。搜神记,志怪小说集。原书已佚,今本为后人所辑,共二十卷。

    〔23〕乐史(930—1007)宋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参看本篇第七分。

    〔24〕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海若,临川(今属江西)人,明代戏曲作家。官至吏部主事。著有传奇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合称临川四梦或玉茗堂四梦;又有玉茗堂集。邯郸记传奇,据枕中记改编,演吕洞宾度卢生出家故事,一卷。其中以枕中记的吕翁为吕洞宾。

    〔25〕吕洞宾(798—?)名喦,相传唐代京兆(今陕西西安)人,懿完时两举进士不第,后修道于终南山。宋元以来小说戏曲多写他的神异故事,俗传为“八仙”之一。

    〔26〕吴曾字虎城,崇仁(今属江西)人,南宋高宗时官工部郎中,出知严州。能改斋漫录,笔记集,原本二十卷,已佚。今本为明代人所辑,共十八卷。卷十八有考辨枕中记中吕翁非吕洞宾的一段文字:“盖洞宾尝自序以为吕渭之孙,渭仕德宗朝,今云开元中;

    则吕翁非洞宾,无可疑者。而或者又以为开元想是开成字,亦非也。开成虽文宗时,然洞宾度此时未可称翁。雅言系述有吕洞宾传,云:‘关右人,咸通初举进士不第,值巢贼为梗,携家隐居终南,学老子法’云。以此知洞宾乃唐末人。”开元(712—741),唐玄宗年号;开成(836—840),唐文宗年号。

    〔27〕赵与旹(1172—1228)字行之;宋朝宗室。宾退录,笔记集,共十卷。书中复述吴曾的观点,并提出为何传说中神仙多为吕氏的疑问。

    〔28〕少室山房笔丛笔记集,正集三十二卷,续集十六卷,共四十八卷。玉壶遐览是笔丛的一种,在该书卷四十二至四十五,多记有关神仙、道术、方士等传说。其中引述吴曾、赵与旹对于吕洞宾的考辨,补列传说中的吕姓神仙多人,并论证吕洞宾当为五代时人。

    〔29〕任氏传传奇篇名,沈既济作。写狐精任氏与青年郑六爱恋“遇暴不失节,徇人以至死”的故事。

    李吉甫编次郑钦说辨大同古铭论〔1〕,清赵钺及劳格撰之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三)云,见于文苑英华〔2〕。先未写出,适又无文苑英华可借,因据广记三百九十一录其文,本题郑钦说,则复依赵钺劳格说改也。文亦原非传奇,而广记注云出异闻记〔3〕,盖其事奥异,唐宋人固已以小说视之,因编于集。李吉甫字弘宪,赵人,贞元初,为太常博士;累仕至翰林学士中书舍人。元和二年,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为淮南节度使,旋复入相。九年十月,暴疾卒,年五十七。赠司空,諡忠懿。两唐书(旧一四八新一四六)皆有传。郑钦说则新唐书(二百)附见儒学赵冬曦传中。云开元初繇新津丞请试五经擢第,授巩县尉,集贤院校理,右补阙,内供奉。雅为李林甫〔4〕所恶。

    韦坚〔5〕死,钦说时位殿中待御史,尝为坚判官,贬夜郎尉,卒。

    柳氏传〔6〕出广记四百八十五,题下注云许尧佐撰。

    新唐书(二百)儒学许康佐传云:“贞元中,举进士宏辞,连中之。其诸弟皆擢进士第,而尧佐最先;又举宏辞,为太子校书郎。八年,康佐继之。尧佐位谏议大夫。”

    柳氏事亦见于孟棨本事诗(情感第一)〔7〕,自云开成中在梧州闻之大梁夙将赵唯,乃其目击。所记与尧佐传并同,盖事实也。而述翃〔8〕复得柳氏后事较详审,录之:

    后罢府闲居,将十年。李相勉镇夷门,又署为幕吏。时韩已迟暮,同列皆新进后生,不能知韩。举目为“恶诗”韩邑邑不得意,多辞疾在家。唯末职韦巡官者,亦知名士,与韩独善。一日,夜将半,韦叩门急。韩出见之,贺曰:“员外除驾部郎中,知制诰。”韩大愕然曰:“必无此事,定误矣。”韦就座曰:

    “留邸状报制诰阙人。中书两进名,御笔不点出。又请之,且求圣旨所与。德宗批曰:‘与韩翃。’时有与翃同姓名者,为江淮刺史。又具二人同进。御笔复批曰:‘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又批曰:‘与此韩尗。’”韦又贺曰:“此非员外诗耶?”韩曰:“是也。

    是知不误矣。”质明,而李与僚属皆至。时建中初也。

    后来取其事以作剧曲者,明有吴长孺练囊记〔9〕,清有张国寿章台柳〔10〕。

    柳毅传〔11〕见广记四百十九卷,注云出异闻集。

    原题无传字,今增。据本文,知为陇西李朝威作,然作者之生平不可考。柳毅事则颇为后人采用,金人已摭以作杂剧(语见董解元弦索西厢〔12〕);元尚仲贤有柳毅传书,翻案而为张生煮海〔13〕;李好古亦有张生煮海〔14〕;明黄说仲有龙箫记〔15〕。用于诗篇,亦复时有。而胡应麟深恶之,曾云:“唐人小说如柳毅传书洞庭事,极鄙诞不根,文士亟当唾去,而诗人往往好用之。夫诗中用事,本不论虚实,然此事特诳而不情。造言者至此,亦横议可诛者也。何仲默每戒人用唐宋事,而有‘旧井潮深柳毅祠’之句,亦大卤莽。今特拈出,为学诗之鉴。”(笔丛三十六)申绎此意,则为凡汉晋人语,倘或近情,虽诳可用。古人欺以其方,即明知而乐受,亦未得为笃论也。

    李章武传〔16〕出广记卷三百四十。原题无传字,篇末注云出李景亮为作传,今据以加。景亮,贞元十年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擢第,见唐会要〔17〕,余未详。

    霍小玉传〔18〕出广记四百八十七,题下注云蒋防撰。

    防字子微(全唐文〔19〕作微),义兴人,澄之后〔20〕。年十八,父诫令作秋河赋〔21〕,援笔即成。于简遂妻以子。李绅〔22〕即席命赋鞲上鹰诗〔25〕。绅荐之。后历翰林学士中书舍入(明凌迪知古今万姓统谱〔24〕八十六)。长庆中,绅得罪,防亦自尚书司封员外郎知制诰贬汀州刺史(旧唐书敬宗纪),寻改连州。李益〔25〕者,字君虞,系出陇西,累官右散骑常侍。太和中,以礼部尚书致仕。时又有一李益,官太子庶子,世因称君虞为“文章李益”以别之,见新唐书(二百三)李华传。益当时大有诗名,而今遗集苓落,清张澍曾裒集为一卷,刻二酉堂丛书中〔26〕,前有事辑,收罗李事甚备。霍小玉传虽小说,而所记盖殊有因,杜甫少年行有句云:“黄衫年少宜来数,不见堂前东逝波”即指此事〔21〕。时甫在蜀,殆亦从传闻得之。益之友韦夏卿〔25〕,字云客,京兆万年人,亦两唐书(旧一六五新一六二)皆有传。

    李肇(国史补中)云:“散骑常侍李益少有疑病”而传谓小玉死后,李益乃大猜忌,则或出于附会,以成异闻者也。

    明汤海若尝取其事作紫萧记〔29〕。

    右第二分

    〔1〕李吉甫(758—814)唐代赵(今河北赵县)人。编次郑钦说辨大同古铭论,写郑钦说为任昇之辨释其先祖所得大同古铭事。

    郑钦说,荥阳(今属河南)人,通历术,博物。大同古铭,传为任昇之五世祖任昉于梁武帝大同四年在钟山圮圹得到的篆书铭文。说一作悦。

    〔2〕赵钺(1778—1849)字雩门,清代仁和(今浙江杭州)人。

    嘉庆年间进士,官至泰州知州。著唐郎官石柱题名考、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因年老未成,委托劳格续完。劳格(1820—1864),字保文,号季言,清代仁和人。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三卷,根据唐玄宗开元年间建立的大唐御史台精舍碑铭上所刻御史的名字,搜集散见史志、类书的材料,依次考列他们的简历。该书卷三:“郑钦说:

    李吉甫有编次郑钦说辨大同古铭论文,称钦说自右补阙历殿中侍御史,为时宰李林甫所恶,斥摈于外。(文苑英华)”按今本文苑英华未见收有编次郑钦说辨大同古铭论。

    〔3〕异闻记疑即陈翰异闻集。

    〔4〕李林甫(?—752)唐朝宗室。玄宗时任宰相,人称其“口有蜜,腹有剑”

    〔5〕韦坚(?—746)字子全,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唐玄宗时官陕郡太守、水陆转运使。天宝五年(746),李林甫诬其谋立太子,流放岭南,被杀。

    〔6〕柳氏传传奇篇名,又作章台柳。写诗人韩翊妻柳氏为蕃将沙吒利所劫,经虞候许俊夺回,与韩重获团圆的故事。

    〔7〕孟棨一作孟启,字初中,唐末人,官至司勋郎中。本事诗,一卷,分情感第七类,记述有关唐人诗歌的本事。

    〔8〕翃斡翃,字君平,南阳(今属河南)人,中唐诗人。官至中书舍人。有韩君平集。事迹附见新唐书卢纶传。柳氏传中的韩翊即指韩翃。

    〔9〕吴长孺名大震,别署市隐生,明代休宁(今属安徽)人。

    练囊记,传奇剧本,吴长孺、张仲豫合著,演柳氏传故事。未见传本。

    〔10〕清有张国寿章台柳“清”当为“明”张国寿,当为张国筹,明代章邱(今属山东)人,穆宗时官行唐知县。所著章台柳杂剧,演柳氏传故事。未见传本。

    〔11〕柳毅传传奇篇名,写书生柳毅为洞庭龙女传书,使她得以摆脱丈夫虐待,后来并与她结为夫妇的故事。

    〔12〕董解元金代戏曲作家,名字、生平不详。(解元为当时对读书人的敬称。)弦索西厢,八卷,以诸宫调合成套数的形式说唱莺莺传故事,改悲剧结局为团圆。卷一桮枝令中有“也不是双渐豫章城,也不是柳毅传书”等语。

    〔13〕尚仲贤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元代戏曲作家,曾任江浙行省官员。所著杂剧柳毅传书,一卷;张生煮海,已佚,但情节当与下文述及的李好古本相同,所以称其为柳毅传的“翻案”

    〔14〕李好古保定(今属河北)人,元代戏曲作家。所著张生煮海为杂剧剧本,一卷,写东海龙王之女与书生张羽相爱,张得仙女相助,煮沸海水,迫使龙王允婚的故事。其情节与柳毅传中龙王主动以女许配柳毅相反。

    〔15〕黄说仲有龙箫记“箫”当为“绡”黄说仲,名维辑(一作维楫),明代天台(今属浙江)人。所著传奇剧本龙绡记,亦演柳毅传书故事。未见传本。

    〔16〕李章武传传奇篇名,写李章武与王氏妇相恋,妇死后魂魄仍来与其私会的故事。

    〔17〕唐会要史书,一百卷,宋代王溥著。记述唐代制度沿革,保存正史不载的资料颇多。关于李景亮的史料见该书卷七十六,〔18〕霍小正传传奇篇名。写进士李益遗弃情人霍小玉,后受到霍的冤魂报复,终生疑妬其妻妾的故事。

    〔19〕全唐文唐代散文总集,一千卷,清嘉庆时董诰等编。

    收录唐、五代作者三千余人的文章,附有作者小传。

    〔20〕蒋澄字少明,汉代人,官至刺史。义兴,即今江苏宜兴。

    〔21〕秋河赋文苑英华、全唐文皆未收此赋。古今万姓统谱引有两句:“连云梯以迥立,跨星桥而径渡。”

    〔22〕李绅(772—846)字公垂,无锡(今属江苏)人,唐代诗人。穆宗长庆三年(823),由御史中丞贬为户部侍郎,次年又贬端州司马。武宗时官至宰相。著有追昔游集。

    〔23〕鞲上鹰诗全诗未见,古今万姓统谱引有两句:

    “几欲高飞上天去,谁人为解绿丝绦。”

    〔24〕凌迪知字穉哲,号绎泉,明代乌程(今浙江吴兴)人,世宗时官至兵部员外郎。古今万姓统语,姓氏谱录,一四六卷,依姓氏分韵编次,记载各姓著名人物的籍贯、事迹。

    〔25〕李益(748—约827)陇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中唐诗人,有李益集。新唐书本传称其“少痴而忌克,防闲妻妾苛严,世谓穉为‘李益疾’。”

    〔26〕二酉堂丛书所收李益集,题作李尚书诗集,一卷,附李氏事迹一卷。

    〔27〕杜甫(712—770)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后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唐代著名诗人。宋代姚宽西溪丛语卷下:

    “蒋防作霍小玉传,书大历中李益事,老杜有少年行二首,一云:‘巢燕引雏穉去尽,江花结子已无多,黄衫少年宜来数,不见堂前东逝波。’考作诗时大历间,甫政在蜀,是时想有好事者传去,作此诗尔。”

    〔28〕书夏卿(743—806)唐德宗贞元年间官至吏部侍郎、太子少保。霍小玉传中述及他对于李益遗弃小玉的行为有所规劝。

    〔29〕汤海若即汤显祖。紫萧记为其早期所著传奇剧本,写霍小玉传故事,成四十三出,未完。按汤后又写传奇紫钗记,全本二卷,办演霍小玉故事,除结局改为团圆外,基本情节与原传相同。

    李公佐所作小说,今有四篇在太平广记中,其影响于后来者甚钜,而作者之生平顾不易详。从文中所自述,得以考见者如次:

    贞元十三年,泛潇湘苍梧。(古岳渎经)十八年秋,自吴之洛,暂泊淮浦。(南柯太守传)元和六年五月,以江淮从事受使至京,回次汉南。(冯媪传)八年春,罢江西从事,扁舟东下,淹泊建业。(谢小娥传)冬,在常州。

    (经)九年春,访古东吴,泛洞庭,登包山。

    (经)十三年夏月,始归长安,经泗滨。(谢传)

    全唐诗末卷有李公佐仆诗〔1〕。其本事略谓公佐举进士后,为钟陵从事。有仆夫执役勤瘁,迨三十年。一旦,留诗一章,距跃凌空而去。诗有“颛蒙事可亲”之语,注云:“公佐字颛蒙”疑即此公佐也。然未知全唐诗采自何书,度必出唐人杂说,而寻检未获。唐书(七十)宗室世系表有千牛备身公佐,为河东节度使说〔2〕子,灵盐朔方节度使公度弟,则别一人也。唐书宣宗纪载有李公佐,会昌初,为杨府录事,大中二年,坐累削两任官,却似颛蒙。然则此李公佐盖生于代宗时,至宣宗初犹在,年几八十矣。〔3〕惟所见仅孤证单文,亦未可遽定。

    古岳渎经出广记四百六十七,题为李汤〔4〕,注云出戎幕闲谈,戎幕闲谈乃韦绚〔5〕作,而此篇是公佐之笔甚明。元陶宗仪辍耕录〔6〕(二十九)云:“东坡濠州涂山诗‘川锁支祁水尚浑’注,‘程演曰:异闻集载古岳渎经:禹治水,至桐柏山,获淮涡水神,名曰巫支祁。’”其出处及篇名皆具,今即据以改题,且正广记所注之误。

    经盖公佐拟作,而当时已被其淆惑。李肇国史补(上)即云:“楚州有渔人,忽于淮中钓得古铁锁,挽之不绝。

    以告官。刺史李汤大集人力,引之。锁穷,有青猕猴跃出水,复没而逝。后有验山海经云,水兽好为害,禹锁于军山之下,其名曰无支祁。”验今本山海经〔7〕无此语,亦不似逸文。肇殆为公佐此作所误,又误记书名耳。且亦非公佐据山海经逸文,以造岳渎经也。至明,遂有人径收之古逸书〔8〕中。胡应麟(笔丛三十二)亦有说,以为“盖即六朝人踵山海经体而赝作者。或唐人滑稽玩世之文,命名岳渎可见。以其说颇诡异,故后世或喜道之。宋太史景濂亦稍隐括集中,总之以文为戏耳。罗泌路史辩有无支祁;世又讹禹事为泗州大圣,皆可笑。”所引文亦与广记殊有异同:禹理水作禹治淮水;走雷作迅雷;石号作水号;五伯作土伯;搜命作授命;千作等山;白首作白面;奔轻二字无;闻字无;章律作童律,下重有童律二字;鸟木由作乌木由,下亦重有三字;庚辰下亦重有庚辰字;桓下有胡字;聚作丛;以数千载作以千数;大索作大械;末四字无。颇较顺利可诵识。然未审元瑞所据者为善本,抑但以意更定也,故不据改。

    朱熹楚辞辩证〔9〕(下)云:“天问,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特战国时俚俗相传之语,如今世俗僧伽降无之祁,许逊斩蛟蜃精之类。本无依据,而好事者遂假托撰造以实之。”

    是宋时先讹禹为僧伽〔10〕王象之舆地纪胜(四十四淮南东路盱眙军)云:

    〔11〕云:“水母洞在龟山寺,俗传泗州僧伽降水母于此。”则复讹巫支祁为水母。褚人获坚瓠续集〔12〕(二)云:

    “水经载禹治水至淮,淮神出见。形一猕猴,爪地成水。

    禹命庚辰执之。遂锁于龟山之下,淮水乃平。至明,高皇帝过龟山,令力士起而视之。因拽铁索盈两舟,而千人拨之起。

    仅一老猿,毛长盖体,大吼一声,突入水底。高皇帝急令羊豕祭之,亦无他患。”是又讹此文为水经,且坚嫁李汤事于明太祖〔13〕矣。

    南柯太守传〔14〕出广记四百七十五,题淳于棼,注云出异闻录。传是贞元十八年作,李肇为之赞,即缀篇末。而元和中肇作国史补,乃云“近代有造谤而著者,鸡眼苗登二文;有传蚁穴而称者,李公佐南柯太守;有乐伎而工篇什者,成都薛涛,有家僮而善章句者,郭氏奴(不记名)。皆文之妖也。”(卷下)约越十年,遂诋之至此,亦可异矣。棼事亦颇流传,宋时,扬州已有南柯太守墓,见舆地纪胜(三十七淮南东路)引广陵行录〔15〕。明汤显祖据以作南柯记〔16〕,遂益广传至今。

    庐江冯媪传出广记三百四十三,注云出异闻传〔17〕。事极简略,与公佐他文不类。然以其可考见作者踪迹,聊复存之。广记旧题无传字,今加。

    谢小娥传〔18〕出广记四百九十一,题李公佐撰。不著所从出,或尝单行欤,然史志皆不载。唐李復言作续玄怪录,亦详载此事〔19〕,盖当时已为人所艳称。至宋,遂稍讹异,舆地纪胜(三十四江南西路)记临江军〔20〕人物,有谢小娥,云:“父自广州部金银纲,携家入京,舟过霸滩〔21〕,遇盗,全家遇害。小娥溺水,不死,行乞于市。后佣于盐商李氏家,见其所用酒器,皆其父物,始悟向盗乃李也。心衔之,乃置刀藏之,一夕,李生置酒,举室酣醉。娥尽杀其家人,而闻于官。事闻诸朝,特命以官。娥不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